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吗《资治通鉴》不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
《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 。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家历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什么史书一部编年体通史 。
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 。
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
中国第一部 编年体史书 到底是 左传 还是 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既不是《左传》,也不是《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吗】

文章插图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
扩展资料
《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大量当时本国诸侯,大夫,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鲁国史官也会收集其他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会记录诸侯国公侯间大夫等间书信内容,比如晋叔向与郑国子产关于铸刑书的书信,其中记录了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等 。
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冬”四季的季节 。古时历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二时 。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 。
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这是从先秦孟、荀到两汉马、班诸家一致的看法 。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开始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 。
--春秋
--资治通鉴
--春秋左氏传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吗是的
《资治通鉴》General Mirror for the Aid of Government-我国最大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质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是什么体问题一:资治通鉴和史记分别是什么体编年体 纪传体
问题二:资治通鉴是什么体的史书?原先《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以政治、军事史为主,展示了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以此作为历代朝廷的借鉴,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
现在大陆出版的柏杨版是纪事体的 。
问题三:资治通鉴用的是什么字体如果你问古书原版字体,但是至于偏向什么不知道了,第一看朝代,第二看撰书人偏向
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 。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 。
问题四:《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什么? 5分 编年史
问题五:资治通鉴是什么文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史书 。从文体看,是记叙文体 。如高中课本所选的《赤壁之战》,初中课本所选的《孙权劝学》都是记叙文 。
问题六:《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属于什么体史书?《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通史,像《史记》 《汉书》 等都是纪传体史书
问题七:资治通鉴是什么体裁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
问题八:资治通鉴是什么体 资治通鉴和史记分别是什么体: 编年体 纪传体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
问题九:《资治通鉴》是什么体裁的史书《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 、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比美 。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 。
司马光在刘脓、刘恕、范祖禹等协助下,历经19个寒暑,写成一部长达2.94卷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该书按年、月、日顺序记事,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宋神宗赞许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
- 今天的星座运势查询 星座查询今日运势
- 知道微信号能加抖音吗
- 中秋节和国庆节同一天有哪些年
- 转转二手手机能买吗
- 注销的手机号码还能恢复吗
- 重庆培训学习就业难吗
- 重生之太子闯官场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约茶APP是不是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