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作者简介是什么?《竹石》是清代画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下面一起来看看《竹石》作者简介 。
《竹石》作者简介是什么

文章插图
1、《竹石》作者是郑板桥 。
2、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
3、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
4、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
以上的就是关于《竹石》作者简介是什么的内容介绍了 。
《竹石》的作者是谁《竹石》的作者是郑板桥 。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
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
《竹石》鉴赏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 。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 。
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 。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
以上内容参考:-郑板桥
【竹石作者简介】以上内容参考:-竹石
竹石的作者简介?石竹的作者是郑板桥 。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江苏兴化人 。“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 。工诗、词,善书、画 。诗词不屑作熟语 。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 。间亦以画法行之 。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 。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 。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 。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 。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 。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