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的意思
原指 仁爱 而有节操,能为 正义 牺牲 生命 的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 革命 事业出力的人 。

文章插图
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 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成语例句: 大批 仁人志士,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 有所 为而不能为,真是 英雄 无用武之地 。
注音: ㄖㄣˊ ㄖㄣˊ ㄓㄧˋ ㄕㄧˋ
仁人志士的近义词: 志士仁人有远大志向和高尚道德的人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汉 东方朔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的意思】俄语翻译: благородный борец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什么意思?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意思】: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 。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 。“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什么意思【出处】《论语·卫灵公》 。
【注释】 ①志士:有坚定意志的人 。仁人:仁民爱物、道德高尚的人 。
【译文】志士仁人,没有为了求生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全仁的 。
【赏析与启迪】
这句话是成语“杀身成仁”的出处 。“仁”是孔子心目中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 。在孔子看来,志士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是不顾个人安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成全仁德 。
志士仁人这种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不惜牺牲的精神和理性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历史上曾感染、教育、熏陶了无数中华儿女 。
志士仁人那种顾大节、求大义的崇高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使国人们能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舍小家顾大家,舍小利求大利,前赴后继,奋勇前进 。
志士仁人这种舍身成仁的精神,是最高境界的仁爱,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什么意思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出自哪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摘自《论语·卫灵公篇》 。解释: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
2、《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