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古建筑群

秀山古建筑有哪些主要包括:涌金寺、清凉台、玉皇阁、普光寺、三元宫、土主庙(田勾町王庙)、万寺宫和白龙寺,山内生长着宋柏,元杉、明玉兰、茶花,也被称为秀山“四绝” 。
【秀山古建筑群】

秀山古建筑群

文章插图
秀山古建筑群的种种劫难是通海历史文化的不幸,但种种劫难过程中又始终交织着通海传统文化人对秀山的怜惜与关爱 。通海民间有一批文化人,他们文凭不高,或没有文凭,但对传统文化研究得很深,特别是对秀山的历史文化 。
以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许秋山——年轻时就上秀山拓印了许多碑、联、匾内容,秀山恢复重建时,他把所存的匾联资料全部贡献了出来 。
阚三——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秀山的守山人,一个“文盲”却为保存秀山的历史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说,现在还悬挂在秀山公园的古匾古联都是他在“扫四旧”中冒着极大的风险收藏起来的,包括朱熹的“松竹陋春”匾 。而据一些知情人考证,传说中的阚三就是原县文化馆职员阚华堂 。
姚光恒——家中收藏有乾隆年间的《秀山匾联备忘录》手抄本,是记录秀山匾联最早的一本书 。1982年,老人把这本书贡献出来 。后来,秀山恢复一些珍贵对联,都是根据这本书的记载 。
张仕昌——“文革”中,他冒着风险用“兴无灭资”的标语牌遮盖了“秀甲南滇”匾,用一幅名为《大批判》的木刻画遮住了“毓秀坊”匾,从而保住了这两块匾额 。
中国对联最多的公园中国对联最多的公园-云南通海秀山公园
 秀山位于通海县城南,据《大明一统志》载,它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的苍山并列为云南四大名山,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 。据记载,秀山为汉朝所建 。经千百年来历代的扩建,修缮,逐渐成为名闻远近的游览胜地 。
秀山风景区有五个特点:
一是秀 。秀的标志是古木参天翠尽秀,森林茂密碧全绿 。正如邑人张恩浩写“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这说明了秀山浓妆淡抹总相宜,积翠凝绿使人怡的风貌 。
二是古建筑群独具匠心 。现存的秀山古建筑群有:唐建土主庙;宋建涌金寺(即大顶寺);元建清凉台、普光寺、文庙、明建三元宫、白龙寺;清建万寿宫、斗天阁等 。各代建筑独具匠心,错落有致,风格各异 。
三是道路独特 。即不是精制的水泥路,也不是粗糙的泥土路,而是用鹅卵石铺就的一米多宽的石头路 。此咱晴不扬灰,雨不积水,不打滑,与浓郁的山林,古色古香的楼、亭、寺院相谐调 。
四是花卉盆景品种多 。
五是对联多 。几千年来,秀山的风光与建筑激起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之情,留下了两百多副匾联碑刻,仅对联就有130多副,可算中华励志最多的公园 。这些对联,使秀山显得典雅高洁,文采风流,名传四海 。并且每年吸引不少国内中文系大学生到这里来学写对联 。

石屏秀山寺始建于公元哪一年?秀山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秀山东坡上,始建于唐,原名真觉寺 。明朝末年更名为秀山寺,其建筑群落古相,环境清幽,是不可多得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游览胜地 。广西石屏县秀山寺 秀山寺,位于石屏县城以西13公里处 。秀山寺是石屏最早的寺庙,占地面积1826平方米,由山门、前殿、中殿、大殿、左右配殿、厢房等组成 。1924年,石屏名人陈鹤亭在秀山寺西侧倡导兴建了凌云阁,共同组成秀山古建筑群 。根据清乾隆《石屏州志》记载:“秀山寺始建于唐,原名真觉寺” 。明朝末年,因其寺建在秀山上而更名为秀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