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为什么只爱黛玉

贾宝玉为什么爱林黛玉不爱薛宝钗?贾宝玉爱林黛玉不爱薛宝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见倾心,日久生情 。

贾宝玉为什么只爱黛玉

文章插图
《红楼梦》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写到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


宝玉与黛玉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可见先天之缘分 。而贾母亦赞同 。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
宝钗与宝玉第一次见面没有描写只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里写到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 。宝玉对黛玉自较别个不同;对宝钗则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 。


二、林黛玉和贾宝玉是知音、知己 。宝玉属于“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种人 。凡读书上进的人,他就叫作`禄蠹' 。禄蠹是窃食俸禄的蛀虫 。喻指贪求官位俸禄的人 。
黛玉从未劝宝玉上进读书考取功名 。
【贾宝玉为什么只爱黛玉】宝钗则不同,宝钗是有大志向的女孩子,期待“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因此他希望宝玉通达事理、道德文章,追求仕途功名 。奈何,宝玉异常反感 。
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湘云和袭人劝宝玉“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 。”
宝玉立刻撵湘云走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 。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 。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 。”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
黛玉从来不说混账话,而宝钗等人“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道不同,不足为谋 。志不同,道不合 。宝玉当然爱黛玉不爱宝钗了 。
三、宝钗进京是为了选秀,选秀不成,退而求其次选中宝玉 。宝玉当然明白宝钗不像黛玉一进贾府就眼里心里只有一个宝玉,连北静王都是“臭男人” 。
宝钗与黛玉不同,虽然宝钗爱宝玉但是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一定不选宝玉 。因为宝玉与宝钗心中的理想男人相距甚远(不包括相貌,若论容貌宝玉堪称第一) 。宝玉是聪明人,是在脂粉堆里长大的,当然明白宝钗的心思,自然不会爱上宝钗 。宝钗只是他的宝姐姐 。


四、宝钗工于心计,令人敬而远之 。金钏死后,宝钗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 。”又将自己的衣服给了金钏装殓 。顺利取得王夫人的信任 。
贾母要给宝钗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 。宝钗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 。
她还当着面奉承贾母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 。”
到她扑蝶听到丫头的秘密后,毫不犹豫地嫁祸林黛玉 。她自己怕小红狗急跳墙,对自己不利,就不怕小红狗急跳墙,报复黛玉 。
宝钗替湘云办螃蟹宴,可见到宝钗的心机之深 。
宝钗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只见周全不见真心,谁都无法猜透宝钗的心思 。
总结:宝玉是单纯的人,当然不喜欢心机深沉之人 。黛玉是真性情,喜怒哀乐全都表现出来,不藏着不掖着 。
宝玉说“我有一个心前儿给林妹妹了”他宁愿给林妹妹赔不是,也不爱王夫人喜欢的,有“停机德”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贤妻良母品德的薛宝钗 。
贾府美女众多,为何宝玉独爱黛玉?宝玉对黛玉情有独钟,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原因 。
从先天上来说,宝黛前世是有因缘的 。宝玉前世是神瑛使者,而黛玉前世是西天灵河畔上的一株绛珠仙草,在仙草快要枯萎的时候,是神瑛使者日日以甘露灌溉,仙草才得以延生并化为人形 。后来神瑛使者欲下凡历劫,绛珠仙草知道后也跟着到凡间报恩,以一生眼泪偿还神瑛曾灌溉的甘露 。这便造成了这一世的宝黛之间必然情感交织,恩怨纠缠 。
而从后天原因来看呢,宝黛两人兴趣相近,情投意合也正常 。宝玉黛玉都是充满才情和诗意的人,两人都向往吟诗作对,自由自在的生活 。贾宝玉厌恶经济仕途,黛玉从不劝他读那些八股文和科举考试的书,从不对他说那些劝学的“混账话”,他视黛玉为知己 。
宝玉不爱读书,别人都认为他离经叛道,但黛玉理解他欣赏他 。黛玉本人也不追求功名利禄,她追求自由的生活和爱情 。她同宝玉一样,都渴望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做的事 。不需要大富大贵,不需要光耀门楣,只要两人在一起平平淡淡的日子也是最美的 。
对于深深理解自己又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黛玉,宝玉当然会情有独钟 。况且黛玉美若天仙,其体态妩媚独一无二,其气质灵秀天下少有 。初次见面,宝玉便说黛玉是神仙似的妹妹 。
虽然贾府里和黛玉一般美丽的女子也不少,比如宝钗、湘云、宝琴等,但她们都是开口经济闭口前途,宝玉是躲之不及,怎会对她们产生爱意,不然也不至于有后面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林妹妹是他的知己,更是他一生只爱也最爱的人 。
贾宝玉为什么单单钟情于林黛玉首先,从理智来说,林黛玉并不是贾宝玉爱情的最合适人选
林黛玉身体不好 。她是病态美的化身,患有肺结核,最终不意外地英年早逝 。
林黛玉脾气不好 。小家子气,爱生气,爱哭,一点小事就使小性子,说话较尖酸刻薄,不好打交道 。
林黛玉不会持家 。毫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经济,管家人、管下人、管财务、管家务的事都不太懂 。
其次,从条件来说,林黛玉具有的优势并不明显
论长相,宝钗、湘云、妙玉、哪怕是十二钗副册的香菱、宝琴、尤三姐等,都与黛玉有得一拼,至少在书中并没有分出明确的高下 。
论才气,这些美女个个是才女,吟诗作对都很精通,琴棋书画都有涉猎 。书中的黛玉虽然处于第一的水平,但宝玉对学习的事并不上心,爱黛玉可能有才气的原因,但显然也不是仅仅因为黛玉是学霸而爱上她 。
论出身,宝钗、湘云来自四大家族,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 。黛玉属于一个破落贵族家庭,最后都到了无家可归的地步 。
第三,从相处来说,林黛玉并没决定性的制胜表现
她没领地意识 。林黛玉和宝玉住得较近、玩得较多,但她并没有以此作为两人培养感情的具体行动,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反而不断在使性子,闹意见,流眼泪 。
她没主动追求 。林黛玉自己的心思、宝哥哥的心思,二个人都一直在猜 。直到黛玉辗转病榻,即将离去,都没有一句严格意义上的确定恋爱关系的话 。
她没奋斗目标 。自始至终,林黛玉没有做出任何准备,采取任何行动,去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去承担起这个大家庭的责任,去相夫教子,去举案齐眉 。从来没有!甚至连袭人、晴雯她们,也从没有认真去思考过“黛玉以后成为我们的主子”这个问题 。
既然这样,宝玉为什么单单爱上黛玉的问题,就很费解了?
其实,不然,宝玉单单爱上黛玉的原因,和现在的少男少女是一样的,
仅仅因为——共同语言 。
我们可以因为颜值高而一见钟情,可以因为气质佳而念念不忘,可以因为性感强而魂牵梦萦,但能让我们长久地爱上一个人的,经常是因为共同语言 。
共同语言就是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生活情趣、共同的处世哲学、共同的兴趣爱好等等而表现出的说不完的话,交不往的心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三、五、八观比较相融 。
因为共同语言,两人不断加强了解,增进感情,以至于虽刀山而敢上,遇荆蕀而不退 。
那宝玉和黛玉又是什么样的共同语言,让宝玉单单爱上林妹妹的?
我认为,有比如对西厢记的共同爱好,有比如平时一起嘻笑打骂的玩耍共同情趣,但主要的共同语言是:“林妹妹从来不说这样混账话”“要是林妹妹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
就是宝玉讨厌仕途经济的事,林妹妹从来不说 。只有这件事,黛玉和宝玉是站在一个战壕里战斗的人,其他要都站在岸上拿着鞭子赶着宝玉,连宝钗也是这样 。
少男少女们,已经结婚的男男女女们,《红楼梦》血淋淋地告诉我们,在爱情、婚姻、家庭中,一定要去和您的那一半,说共同语言 。
大观园那么多美女,为什么贾宝玉却只钟情于林黛玉?大观园那么多美女,贾宝玉却只钟情于林黛玉完全是因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有很多共同话题,在一起能够有说不完的话 。虽然贾宝玉在见到林黛玉的时候就被她的颜值所吸引了,但是最后让贾宝玉钟情于她的主要原因还是两个人的兴趣相投 。因为在大观园里面的美人并不少,但是跟自己一样有趣的灵魂却只有林黛玉一个 。
贾宝玉从小就在女人堆里面长大,而且大观园里面的女人都是服侍贾宝玉的,换言之就是把贾宝玉当君王一样供着,只要是贾宝玉所说的话,她们只会服从,也没有机会跟贾宝玉谈心 。所以说虽然贾宝玉身边有很多的女人,但是并没有一个女人是真的了解他的,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又或者对他抱有一些期待 。
林黛玉就不一样了,她是在书香门第长大的,气质很好,而且非常有学识 。林黛玉到贾府居住并不是下人的角色,因此对待贾宝玉的时候态度跟其他的下人是不一样的,只有她跟贾宝玉待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让贾宝玉吐露心声 。并且林黛玉对贾宝玉没有任何要求,也不是看中了他的家世 。
贾宝玉跟林黛玉两个人的三观是比较相似的,因为不管是兴趣爱好,还是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一致的,这样的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认同感 。因此当贾宝玉跟林黛玉在相处的过程中了解得越深,那一份喜爱也就更加深厚 。
最重要的是林黛玉知道贾宝玉无心仕途,所以从来也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劝说贾宝玉或者要求他,只是希望贾宝玉继续做自己 。而贾宝玉也可以在林黛玉这里获得一时半刻的清闲和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