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 背后的故事“钗头凤”说的是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

文章插图
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 , 与唐家订亲 。陆游十九岁(绍兴十四年)与唐琬结合 。
不料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 , 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 , 陆游为孙姓女子写墓志时也说过 , 才藻非女子事也) , 后陆母认为唐琬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 , 遂命陆游休了唐琬 。
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琬 , 其母察觉后 , 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 。唐琬而后由家人作主嫁给了都城绍兴府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 。
【钗头凤红酥手背后的凄美故事】公元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 , 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游玩 , 偶然遇见了唐琬 , 两个人都非常难过 。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词 。
1156年 , 唐琬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 , 不由感慨万千 , 于是和了一阕《钗头凤·世情薄》 。同年秋 , 便抑郁而终 。
唐婉是陆游娘舅唐诚的女儿 , 自幼文静 , 陆游的母亲虽然不太喜欢这个侄女 , 但是旧时代都喜欢亲上加亲 , 再加上俩人青梅竹马 , 两小无猜 , 所以陆母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 在陆游二十岁时迎娶了表妹唐琬 。
这可是轰动整个山阴的大事 , 才子佳人 , 又都是官宦世家 。婚后的日子里 , 陆游唐婉倒是相亲相爱 , 可是就因为陆母与嫂子不合百般刁难侄女唐婉 , 婚后第二年唐琬便被逐出了陆家的大门 。由于陆母的极力拆散 , 陆游终归抵不过父母之命 , 最终依依惜别 。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1、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 , 字务观 , 号放翁 , 汉族 ,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尚书右丞陆佃之孙 ,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 , 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 , 参加礼部考试 , 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
宋孝宗即位后 , 赐进士出身 , 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 , 因坚持抗金 , 屡遭主和派排斥 。
乾道七年(1171年) , 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 , 投身军旅 , 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 , 幕府解散 , 陆游奉诏入蜀 , 与范成大相知 。
宋光宗继位后 , 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 , 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
嘉泰二年(1202年) , 宋宁宗诏陆游入京 , 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 , 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 , 陆游长期蛰居山阴 , 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 , 留绝笔《示儿》 。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 , 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 , 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 , 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 , 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 , 稼轩不能过” 。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 , 收诗9000余首 。
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 , 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 。书法遒劲奔放 , 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
2、唐琬
唐琬 (1128~1156) , 又名婉 , 字蕙仙 , 浙江绍兴人 。唐琬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 , 母亲李氏媛 , 祖父是北宋末年鸿儒少卿唐翊 。唐琬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 , 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 , 与唐家订亲 。
陆游大约在二十岁左右 , 与唐琬成婚 。婚后伉俪相得 , 感情很好 。不料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 , 引起了陆母的不满 。
并且 , 唐婉一直无所出 , 引起了陆母的不满 , 后陆母认为唐琬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 , 遂命陆游休了唐琬 。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琬 , 其母察觉后 , 命陆游另娶一位安守本分的王氏女为妻 。
没想到 , 王氏在第二年就生下一子 , 四年里共生三子 , 另有一妾 。数年后 , 陆游去游览沈园 , 正巧遇到唐琬夫妇也在园中 。
唐琬征得丈夫赵士程同意 , 亲手向陆游敬了一杯酒 。陆游饮后 , 在沈园题写了那首《钗头凤》 , 写罢 , 搁笔而去 。
沈园一会后 , 唐琬悲恸不已 。回家后 , 反复玩味陆游的词 , 便和了一首同样的曲牌的词 , 不久即怏怏而卒 。
陆游直至晚年 , 仍常常凭吊遗踪 , 追忆当年 , 不能忘怀旧情 , 为此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篇 , 人们在感动于这些诗句时 , 也便记住了他与唐琬的故事 。
——唐婉
——陆游
千古绝唱《钗头凤》的背后 , 记录了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情 , 你知道详情吗?“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是南宋陆游(1125-1210)临终之作 , 也是他对儿子的最后嘱咐 。世人都知陆游是爱国诗人 , 却不知他原来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南宋陈鹄(1570-1653)有一本笔记 , 叫《耆旧续闻》 , 记载了陆游与唐琬的故事 。这本书〈卷十〉写当他“弱冠”之年 , 曾游经许氏园(前身为沈氏园) , 见其壁上有“陆放翁题词”《钗头凤》 。
红酥手 , 黄藤酒 ,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 欢情薄 , 一怀愁绪 , 几年离索 , 错!错!错!春如旧 , 人空瘦 ,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 闲池阁 , 山盟虽在 , 锦书难托 , 莫!莫!莫!据陈鹄说 , 这是陆游写给唐琬的一首词 。陆唐二人本来是“琴瑟甚和” , 可惜因唐氏“不当母夫人意 , 因出之” , 而是时二人鳒鲽情深 , “实不忍离” 。有一日 , 陆游到园中 , 唐琬知道后 , 马上派人“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 。陆游感其恩情 , 因此赋写《钗头凤》一词 。
《钗头凤》上片追忆往昔美满的婚姻生活 , 感叹被迫分离的苦痛 。
“红酥手 , 黄藤酒 , 满城春色宫墙柳” , 陆游选取了情事细节表达对过去的眷恋 。昔时二人新婚 , 满城春风绿了宫墙垂柳 , 正是共享好酒的时候 。妻子为自己殷勤把盏 , 那双纤纤玉手 , 红润白嫩 , 宛如凝脂 。陆游眼中 , 唐琬是理所当然的美丽动人 , 一对“红酥手”就把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蜜意表露无遗 。
“东风恶”后数句笔锋一转 , 写陆游和妻子离异后的痛苦 。当陆游还沉醉在温馨的回忆时 , 突然被拉回残酷的现实 。“东风恶”一语双关 , 道出二人爱情悲剧的症结 。陆游母亲的破坏是不可否认的 , 但碍于孝道 , 陆游不可能直诉母亲的不是 , 只能假托“东风”表达心中不满 。“欢情薄 , 一怀愁绪 , 几年离索” , 旨酒下肚 , 化作满怀愁绪 。词末陆游连用三个“错”字 , 把一腔情感迸发而出 , 悲痛不已 。
陈鹄《耆旧续闻》写唐琬知道陆游的词后 , “见而和之 , 有“世情薄 , 人情恶”之句 , 惜不得其全阕 , 未几怏怏而卒 , 闻者为之怆然” 。昔日 , 闻者怆然;今日 , 听者伤心
道尽恋人哀怨的钗头凤 , 背后的真相是有多大的反转?一首《钗头凤·红酥手》 , 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 道尽了一对恋人之间爱而不能享受的思念与哀怨 。但是 ,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陆游这位大才子 , 一首《钗头凤》将他和表妹唐婉之间的爱情写的凄美 , 言辞间数不尽的思念、懊悔、凄凉 。
但凭这一首诗你觉得陆游最爱的就是唐婉?那要问问他后来娶得一妻一妾和膝下儿女是不是这样了 。
没错 , 陆游休了唐婉之后 , 很快另娶还生了孩子 , 后来甚至还纳了个妾 。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我口中、我心里是最爱你的 ,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跟别人生活”吧!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 , 陆游母亲娘家那边兄长的女儿 。陆游以诗词传世 , 但是他娶唐婉之前 , 连考两次都没有考上 。
家里人就想着 , 好男儿成家立业 , 那也是先成家后立业 , 所以陆游的母亲做主 , 将自己哥哥的女儿聘了过来 。所以陆游和唐婉 , 这也算是包办婚姻 。
但是两人婚后十分幸福 , 陆游是个才子啊 , 平日最好吟诗作词 。偏巧唐婉是个才女 , 两人平时焚香插花 , 诗词唱和 , 抚琴作画 , 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 。
但是陆游的母亲不乐意了 , 成个家是为了让儿子收收心准备科考的 , 结果娶回来一个唐婉天天跟她儿子混在一块 , 两个人做什么诗词 , 儿子这书还读不读了?
当时陆游的母亲就想休了唐婉 , 陆游苦苦哀求 , 才变成了先把唐婉送回娘家 , 等陆游科考过了再接回来 。
这样的做法在现代看来非常的让人生气啊 , 你儿子科考没考过你不从你儿子身上找原因 , 先给他娶个媳妇 。娶了媳妇他自己不想读书 , 你又把事情都怪在儿媳妇头上 。
但是那是有三从四德的古代 , 女子无才便是德 , 女子嫁进来要做的事情 , 绝对不是跟丈夫诗词唱和 , 是要操持家事的 。所以 , 如果陆游的母亲真要把唐婉送回娘家 , 那也是唐婉理亏 。
如果这个时候 , 陆游能说句话 , 以陆游母亲对陆游的疼爱 , 应当也不会非要把唐婉赶走 。
但是陆游要做孝子 , 又不想与唐婉分开 , 所以他背着他母亲在府外买下一座别院 , 将唐婉安置了进去 。
走到这一步 , 唐婉这个灵动通透的才女 , 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一样 , 答应了 。
这算是什么?唐家的千金小姐 , 陆家的正室嫡妻 , 居然要在府外偷偷摸摸的住 。这跟有钱人家在外边养的上不得台面的外室有什么区别?
更难堪的是 , 陆游隔三差五去找唐婉的事情 , 还被陆游的母亲知道了 。当即陆游的母亲就带人去了别院 , 直接让人把唐婉送回了娘家 。
以连累儿子不思进取 , 无后这两个理由让陆游写休书 。
陆游是个孝子啊 , 母亲让他写休书 , 他肯定是要写的 。
至此 , 白富美唐婉和大孝子陆游的婚姻告一段落 。
这边陆游的母亲把唐婉送回家后 , 唐婉的父亲越想越生气 , 这还是亲兄妹呢 , 你连个招呼都不打 , 直接把人给我休回来 。撕破脸了是吗?从此之后 , 两家交恶 , 唐家就当没陆家这门亲戚 。
这个时候 , 陆游的父亲仕途不顺 , 已经算是半归隐在家了 。而唐家正蒸蒸日上 , 唐婉的父亲官运亨通 。很快 , 陆游的母亲给陆游又纳了一个王氏 , 次年就生了一个儿子 , 此后四年 , 连生三子;这边唐婉的父亲也又给唐婉找了一个好归宿 , 赵家宗室子弟赵士程 。
嫁给赵士程 , 就是唐婉人生逆袭的开始 。
赵士程知道唐婉曾嫁过人 , 也知道唐婉心里始终有陆游 。但是赵士程非常宠爱唐婉 , 他不曾纳妾 , 只一心一意对唐婉 , 甚至还帮过陆游的仕途奔走 。
在沈园 , 陆游写下著名的《钗头凤》的时候 , 正是他科考又一次失利的时候 , 此前他科考频频失利 , 但这一次不是他没能力考上 , 而是秦桧从中作梗 , 硬是把他的试卷从所有考卷中抹去了 。
陆游郁结于心 , 自己人生过得不如意啊 。刚好这个时候看到了赵士程陪着唐婉游沈园 , 而且从赵士程对唐婉的照顾 , 以及他们身边的奴仆排场来看 , 唐婉婚后的生活应该过得还很好 。
此时他们已经有八九年没有见面了 , 这八九年里 , 陆游娶了一妻纳了一妾 , 有了四个儿子 , 只是自己科考始终考不上 。
再看赵士程 , 从来没对唐婉不能生育这件事表达过任何不满不快 , 是个才子 , 还是皇室宗亲 , 两两相较 , 一方得意 , 一方失意 , 陆游心里就更难受了 。
而赵士程看到唐婉心里也难受 , 特地跟唐婉说 , 前边那是你表兄 , 去打个招呼吧 。留出单独空间给两人相处 。于是唐婉便执酒壶敬了陆游一杯酒 。这就是《钗头凤》中的“红酥手 , 黄藤酒 , 满城春色宫墙柳” 。
是的 , 喝完这壶酒 , 陆游就趁着酒意 , 写下了这首诗 , 还写在了沈园的墙上 。
宋朝那个时代 , 有多看重礼仪规矩 , 尤其是女子的礼仪规矩 , 参照《知否》就可见一斑了 。而陆游 , 还把对前妻的思念就这么写在墙上 。他趁着酒意把自己的情谊发泄出来了 , 却完全没想过唐婉该如何面对外面的那些风言风语 。
八九年的时间 , 虽然唐婉可能并没有完全忘记陆游这个人 , 但是赵士程的照顾下 , 唐婉生活的很好 。如果陆游没有再出现 , 唐婉可能就可以和赵士程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了 。
结果陆游做的这首词传到了唐婉这里 , 唐婉听到后悲从心来 , 做出来那首《钗头凤·世情薄》 。之后没多长时间 , 唐婉便抑郁而死 , 而赵士程此后再未娶妻 。
对陆游来说 , 唐婉是他的朱砂痣 , 是他的白月光 。可他要尽孝 , 难道就只能通过伤害唐婉的方式吗?唐婉抑郁而死 , 赵士程孤独终老 , 可他陆游 , 妻妾在怀 , 儿女绕膝 , 还能留下一篇篇诗文 , 以诗人之名闻名于世 。甚至他和唐婉的这段故事 , 也成了他身上一段悲惨的经历 。
实际上呢?唐婉碰到他 , 才是最大的不幸吧!赵士程的付出 , 又有几个人能看到呢?
红酥手黄藤酒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红酥手黄藤酒写的诗人陆游本人的爱情故事 , 嗯 , 其实很多作品的原型都是根据生活里面的实际的原形或者是人物写出来的 , 啊 , 这里面作者根据自己的切实经历 , 然后以艺术化的形式以诗词的方法表现出来 , 才有了留给我们的这些不朽的作品 。
《钗头凤》背后的故事——陆游对唐婉是真爱吗?陆游的《钗头凤》这首诗一直被作为经典的千古凄美爱情故事而被世人传诵 。但在详细了解了陆游和唐婉的整个人生故事之后 , 我却对陆游的“爱情”产生了疑问 , 反而对唐婉的第二任丈夫赵士诚产生了敬佩之情 。
如果我是唐婉 , 如果我有机会选择 , 我一定会选赵士诚作为一生一世的爱人 , 而不是众人口中的多情才子陆游为伴侣 。
陆游和唐婉一开始是相爱的 , 并且感情非常好 。据说陆游的母亲是看不惯儿子因为喜爱唐婉 , 天天和唐婉腻在一起 , 耽误了读书 , 怕他科举无望 , 所以让陆游休了唐婉 。
陆游的母亲在故事中一直就是一个恶婆婆的形象 , 真相也许有一部分是这样的 。但还有一个细节 , 我想应该也是陆母让陆游休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 那就是唐婉嫁给陆游之后 , 几年都没有生育 。
在那个时代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女人嫁人后如果几年无出 , 来自外界和来自自己的压力都会非常大 。在陆母看来 , 唐婉这个媳妇既影响儿子读书考试 , 又不能生育 , 这两大罪状就足以让陆游休妻了 。
陆游虽爱唐婉 , 却不敢背上不孝的名声 。休妻之后 , 陆游就奉母亲之命 , 娶了王氏女 , 王氏次年即生下一个儿子 。除了王氏之外 , 陆游还纳过妾 。陆游一生儿女满堂 , 共有七子一女 。
唐婉在被陆游送回娘家之后 , 不久嫁给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赵士诚 。赵士诚是宋朝宗亲 , 宋太宗五世孙 , 标准的贵族王孙 。在那样一个时代 , 一个王孙贵族坚持要娶一个曾经被休过的女子当正妻 , 不知要冲破多么大的世俗阻力和偏见 。婚后 , 赵士诚怕唐婉受委屈 , 还特意搬了家和唐婉另过 。可见赵士诚对唐婉的真心和呵护 。
赵士诚和唐婉结婚十年 , 这十年唐婉依然没有生育 , 但赵士诚却没有因为这一点对唐婉有任何责难 , 依然待她如初 , 连妾都没有纳一个 。
赵士诚和唐婉结婚后不久 , 陆游因仕途不顺 , 曾托人带信给唐婉 , 希望请赵士诚出面帮忙 , 赵士诚还真的助了他一臂之力 。由此可见赵士诚对唐婉的爱与宽容 , 以及为人之胸襟宽广 。
那一年 , 赵士诚带着唐婉到沈园游玩 , 却远远看见了独自一人形容落魄的陆游 。看到故人 , 大度的赵士诚让妻子唐婉过去敬了陆游一杯酒 。陆游看到唐婉 , 想起往昔两人的美好时光 , 感慨万千 , 随即在沈园的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钗头凤》:
红酥手 ,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 欢情薄 。一怀愁绪 , 几年离索 。错 , 错 , 错!
春如旧 ,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 闲池阁 。山盟虽在 , 锦书难托 。莫 , 莫 , 莫!
我相信陆游在写这首诗的时候 , 一定是真情流露 , 满心都是对唐婉的爱而不得 。然而陆游的感情真的很自我 , 他只为着自己伤心难过 , 就在公众场合公开宣扬对一个已婚妇人的爱恋 , 丝毫不顾忌这样的行为将会给唐婉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
都说唐婉在看到此诗之后 , 郁郁寡欢 , 以致后来一病不起 , 香消玉损 。而我觉得 , 唐婉的郁郁寡欢、一病不起 , 也许是有着旧情难忘的因素 , 但在那样一个对女子名节十分苛责的时代 , 陆游的这种做法对于男子来说可以被称为多情 , 对于女子来说 , 世俗舆论会是非常不堪 。所以 , 我更相信 , 唐婉是死在感情与流言蜚语的双重压力之下 。
这里再多说几句 。据说唐婉看了陆游的《钗头凤》之后 , 和了另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 , 人情恶 ,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 , 泪痕残 , 欲笺心事 , 独语斜栏 。难 , 难 , 难!
人成各 , 今非昨 ,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 夜阑珊 , 怕人寻问 , 咽泪装欢 。瞒 , 瞒 , 瞒!
但有考证说 , 宋代记载的唐婉的词只有“世情薄 , 人情恶”两句 , “惜不得其全阕” 。故怀疑唐琬的《钗头凤》是后人依据残存的两句补写而成 。这也许 , 是后人给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续上的一种传统审美上的悲剧结尾吧 。
再说回赵士诚 。唐婉死的时候 , 赵士诚不过30多岁 , 但他之后一直没有再娶 , 直到40多岁时战死沙场 。
陆游一生两妻两妾 , 儿女满堂 , 85岁高龄去世 。唐婉对于他只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
赵士诚一生唯有一妻 , 没有后人 , 壮年离世 。唐婉对于他是所有的爱情 。
- 五行属木和属水在一起好不好
- 长沙市周边一日游最佳地方
- 太骨感的女生是什么意思
- 菏泽到临沂高铁最新消息
- 柳州市属于哪个省
- 南美白对虾淡水大棚养殖技术
- 狗身上有跳蚤快速清除土方法
- 没签合同押金不退是否违法
- 884列车时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