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头晕泡钩藤茶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情报部副研究员蒲昭和解答:阴虚阳亢是指阴液亏少、引起阳气旺盛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手脚心烦热、头痛,或兼有失眠、手脚麻木等 。其中引起头痛、眩晕等症状在高血压患者中较常见,病机与肝热(火)或肝阳过盛上扰巅顶有关,治疗应以清肝熄风为主 。
钩藤性凉味甘,有清热平肝、熄风镇痉的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惊痫抽搐、妊娠子痫(抽搐)、高血压等疾病 。《本草纲目》记载,钩藤能治“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 。研究表明,钩藤有改善血液循环、镇痛、降压等作用,是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的常用药 。临床证明,钩藤对肝风引起的抽搐、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等,都有良效 。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患者,只要表现有上述阴虚阳亢主征,均可服用钩藤 。
钩藤单用能降压,但不宜久煎,否则效果大减 。单独用可取30~40克,加水煎沸10~15分钟,取液200毫升,中、晚分服,4~6天为一个疗程 。钩藤泡茶服能温和降压,一般连服1~2疗程即有效果 。服药期间,要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饮食平衡、适量运动、限盐、戒酒少烟 。
民间治疗高血压的偏方大全1 中药香薰偏方偏方一材料:吴茱萸、菊花、肉桂各等份

文章插图
用法:将三味药研成细末,水煎煮至沸,将渣滤净 。睡前将毛巾浸入药水中拧干敷在额头 。并用双手按压毛巾,使带有药水的水分尽量渗入皮肤,按压15分钟以上,连用10次左右,
偏方二材料:肉桂、吴茱萸、磁石各等份
用法:将三味中药泡水浴足,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 。
2 精油香薰配方配方一材料:薰衣草精油1滴、百里香精油1滴
用法:将精油滴在面巾上或者手帕上嗅吸 。
配方二材料:荷荷巴油10毫升,罗勒精油3滴,迷迭香精油2滴,薄荷精油2滴
用法:将上述材料捣成糊状,敷在头部,并进行按摩,每日两次 。
配方三材料:百里香精油3滴,薰衣草精油2滴,安息香精油2滴
用法:将上述精油调匀之后加水稀释,配合在头部轻按太阳穴,每日两次 。
配方四材料:薰衣草精油3滴,依兰精油3滴
用法:点燃香薰炉蒸熏 。
使用香熏疗法可以达到镇静、深度放松的效果,从而帮助高血压患者维持正常血压 。
3 空腹吃大蒜每日清晨空腹吃糖醋大蒜1~2颗,并且可以喝一些糖醋汁,连续半个月有帮助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
4 足部药浴偏方偏方一材料:钩藤20克,冰片少许
用法:将钩藤剪碎加入冰片之后用布包好 。每日睡前或者晨起时放入盆内,加温水适量浸泡双足 。10天一个疗程,能够平肝降压,有效治疗高血压 。
偏方二材料:夏枯草30克,钩藤、菊花各20克,桑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煮5分钟之后滤去药渣后浸泡双足20分钟 。每日一次,十天为一个疗程 。能够帮助治疗高血压 。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2)……
本品水煎剂麻醉犬静注后血压可明显降低30%—40%,持续3—4小时以上 。钩藤总碱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并呈现降低-上升-再降低之三相变化 。
本品水煎剂灌胃对原发性高血压和肾陛高血压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第8周起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 。
本品的降压功效与煎煮时间有关,久煎则降压作用减弱,以煎20分钟为宜,证实了钩藤后下的传统的合理性 。
本品与牛膝同用有明显的降压协同作用 。证实了中医认为牛膝引药下行,引肝火下降的观点 。
本品降压的机制是多方面的:①钩藤可抑制高血压大鼠纹状体、视丘、海马区域内的钙通道而发挥降压作用;②钩藤吲哚生物碱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③二氢柯南因可选择地阻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毛钩藤碱能抑制几种兴奋剂所致的血管收缩;④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对心脏的负性变时变力作用,对血压也有一定的影响 。
对心脏 。
(1)对心律的作用:本品可减慢豚鼠离体心房的自发节律,抑制心房的收缩力,并且不被阿托品所阻断 。可非竞争性地拮抗异丙肾上腺素正性变时作用,其负性变时和变力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膜钙转运有关 。
(2)抗心律失常:钩藤总碱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和氯化钙诱发的室颤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
抗聚抗栓作用 。
钩藤碱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和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解聚作用,并且比阿司匹林略强,与天麻合用抑制聚集的作用增强 。钩藤碱还能明显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 。这些可能都是钩藤防止血栓形成的积极因素 。
毒性作用 。
小鼠1次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钩藤煎剂为29.0±0.8克/公斤:钩藤总碱为144.2±3.1毫克/公斤:钩藤碱为162.3毫克/公斤:总碱口服为514.6±29.1毫克/公斤 。在亚急性毒性方面,家兔每日用钩藤煎剂灌胃2次,每次5克/公斤(比治疗量大2.5倍),连服10天,无中毒症状 。钩藤碱50毫克/公斤连续给14天、不引起大鼠内脏的病理改变,剂量加倍,虽肝脏有轻度炎症变化,停药后即恢复正常;对饮食、体重及外观行为均无影响 。
其他 。
(1)平喘:钩藤总碱可抑制组胺所致的哮喘,并可防止其窒息死亡 。
(2)解痉:钩藤水煎剂对组胺所致的痉挛有解痉作用 。钩藤碱对兔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 。
(3)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 。
(4)硬毛帽柱木碱对盆神经电刺激而引起的膀胱痉挛性收缩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
(三)钩藤的性味归经
【性味】 甘,凉 。
①《别录》:"微寒 。"
②《药性论》:"味甘,平 。"
③《蜀本草》:"味苦 。"
【归经】 入肝、心经 。
①《纲目》:"手、足厥阴 。"
②《本草经疏》:"手少阴、足厥阴经 。"
钩藤配伍应用
配天麻:钩藤清热熄风 。天麻熄风祛痰、平肝止痉、稍兼温燥 。二药合用,钩藤之清能减天麻之燥,平肝熄风、两无弊害 。既治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之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手足麻木 。
配薄荷:钩藤甘微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薄荷清热疏风、透疹、清利咽喉、头目 。钩藤偏于清,薄荷偏于散 。二药配伍,祛风热,利咽喉,平肝风,对小儿初起风热有预防抽搐之效 。也可治疗风阳上扰之头胀头痛,头晕目眩 。钩藤入煎荆宜后下,不可久煎 。
配牛膝:钩藤甘寒、质轻味薄,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并能降压 。牛夕苦酸平,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瘀、舒筋通络、引血下行以降压 。两药配用,…清一补,清上补下,平脬熄风 。可治头晕目眩,头胀头痛,半身麻木,膝软乏力 。
配全蝎:钩藤清肝泄热雨平肝阳,熄风镇痉,治肌肉跳动,手足抽搐 。全蝎熄风止抽,通络止痛,解毒散结,能弓}各种风药直达瘸所 。对于频频抽动,手足震颤、止痛作用均强 。二药合用,清热熄风,通经止痛 。可治肝风内动,头晕、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烦燥不安等证 。
配菊花:钩藤清泄肝热而平肝阳,熄风镇痉 。菊花长于平降肝阳,疏散风热 。二药合用,一疏一清,平降肝阳,清热祛风 。对外感风热或内伤肝阳上亢引起之头晕目眩,均可应用 。
配紫草:钩藤质轻味薄、有透发清热之力 。紫草甘寒、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两药合用、透疹之力较强 。用于疹出不畅 。《本草正义》:“濒潮又谓其发斑疹,则本于钱仲阳之紫草散、方用钩藤子、紫草茸等分末、温酒调服 。按仲阳之所发斑,即是痘疮及瘄子,非今人时病中之能谓发斑 。钩藤轻能透发,清能解热,而佐以紫草凉血活血,助其流动,又以酒辅之,能发亦能清火,洵是不亢不卑稳妥之法” 。
钩藤附方
治小儿惊热: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 。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方》延龄散)
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半两,龙齿一两,石膏三分,栀子仁一分,子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门冬三分(去心,焙) 。上药粗捣,罗为散 。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方》钩藤散)
治诸痫啼叫:钩藤、蝉壳各半两,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一两 。上捣罗为末 。每服半钱至一钱,水八分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四分,去滓,温服 。(《普济方》钩藤饮子)
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各五分,甘草三分 。水半盅,煎二分服 。(《幼科指靠》钩藤汤)
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二至五钱,水煎服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藤、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上七味,粗捣筛 。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 。(《圣济总录》钩藤汤)
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各七钱 。煨水服,一日三次 。(《贵州草药》)
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四钱,排风藤一两 。煨水服,一日三次 。(《贵州草药》)
治面神经麻痹:钩藤二两,鲜何首乌藤四两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 。水煎服 。(《胎产心法)钩藤汤)
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钩藤根五至八钱 。水煎服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关节痛风:钩藤根半斤,加烧酒适量,浸一天后,分三天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半身不遂:钩藤根四两,五加根皮、枫荷梨根各二两 。水煎去渣,同老鸭一只炖服 。
治精神分裂症(癫痫):钩藤根一两,石菖蒲根三钱 。水煎服,每日一剂 。
治小儿高热:钩藤根三至五钱 。水煎服 。
治妊娠水肿:钩藤根一两五钱 。水煎去渣,同鸡一只炖服 。
治跌打损伤:钩藤根三两,水煎服,白酒为引;药渣捣烂外敷 。
钩藤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不宜久煎)、5—9克;或入散剂 。
【注意】
《本草新编》:"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
《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 。"
钩藤茶
钩藤茶之用,重在息风静火 。正如《本草纲目》所说:“钩藤,手、足厥阴药也 。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 。”
材料:罗布麻90—180克,钩藤90—180克,红枣 。
功用:平肝,息风,清热,和中 。
主治:
(1)肝风内动或风热上扰的眩晕头痛 。
(2)惊痫抽搐 。
(3)高血压,失眠 。
(4)预防感冒 。
附:对高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心悸、耳鸣等均有明显的疗效 。它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性味温和的保健饮料 。
制法:
取罗布麻与钩藤研成粗末 。每取20克,加红枣10枚(去核),置保温瓶中,冲入开水,闷泡10分钟后,代茶频饮 。
宜忌:
阳虚者慎用 。
钩藤蜜茶
材料:
蜂蜜15公克,钩藤15公克,绿茶茶叶1公克,水600㏄ 。
做法:
(1)钩藤洗净沥干水份备用 。
(2)取一陶锅,将作法1的钩藤放入锅中,加入水600㏄煮约8分钟 。
(3)将作法2的汤汁过滤至碗中,加入蜂蜜与绿茶茶叶,待茶叶泡展开后即可饮用 。
天麻钩藤茶
材料:
天麻5克,钩藤6克,绿茶10克 。
做法:
将天麻、钩藤洗净,加水适量煎煮2次,去渣;以其汁液冲泡绿茶盖严浸泡5-10分钟即可 。
钩藤掺假的识别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的茎枝 。具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头痛眩晕等症,是一味较常用中药 。古人认为,“用钩,取其力锐尔”,“去梗纯用嫩钩,功力十倍” 。
【钩藤根治高血压】据了解,现在钩藤的质量令人担忧,有些质量达不到药典规定 。掺假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掺有太多的非药用部位 。掺假严重者,非药用部位可占2/3 。具体体现在:一是掺有不带钩的茎枝;二是带钩的茎枝过长,有的长度可达5—6厘米甚至更长 。药典规定带钩的茎枝长度应为2—3厘米 。非药用部位过多会使钩藤的质量大打折扣,应引起重视 。
上一页全文完(共 17022 字) 展开全部内容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1、对抗惊厥以及促进镇静 。有相关研究发现,对豚鼠静脉注射含有钩藤的药剂可以达到防治癫痫出现的原因,如果可以同时跟牛膝搭配的话能达到很好的协同效果 。此外,钩藤还可以达到镇静的效果,而且这种镇静并非催眠,是可以让人平静安静下来的一种药物,经过研究发现,在钩藤当中含有柯南因碱以及缝子木素甲醚等,而这些物质可以帮助抑制3H-5-HT的结合,而这是一种让人兴奋的物质还会引起代谢紊乱 。
2、降血压 。将钩藤用水煎然后饮用不管是会针对原发性高血压还是肾脏原因导致的高血压都有很明显的效果,而且在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之后还会发现血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都有明显改善降低的效果 。不过大家也要注意,想要借助钩藤达到降血压的效果,煎煮钩藤的时间要控制起来,不得超过二十分钟,否则降血压的效果则会慢慢削弱 。钩藤之所以可以降血压一方面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吲哚生物碱可以扩张血管,另一方面还因为钩藤可以帮助抑制兴奋作用对血管造成的收缩 。
3、改善心律失常 。通过服用钩藤可以抑制心房的收缩能力,而且还可以预防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情况 。
4、预防血栓 。钩藤中含有的钩藤碱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对于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聚集也有缓解效果,除此以外,还可以改善红细胞变形,在预防血栓形成方面有着不错效果 。
中药钩藤的功效及作用?钩藤以带钩的茎枝入药,它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效 ,现代药理实验还证明钩藤有降压作用 ,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那么你知道钩藤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钩藤的形态特征
钩藤 常绿木质<藤本长可达10m 。小枝四棱柱形,褐色,季净无毛 。叶腋有成对或单生的钩,向下弯曲,先端尖,长约1.7-2cm 。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2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光亮,下面在脉腋内常有束毛,略呈粉白色,干后变褐红色;托叶2深裂,裂片条状钻形,长6-12mm 。头状花序单个腋生或为顶生的总状花序式排列,直径2-2.5cm;总花梗纤细,长2-5cm;花黄色,花冠合生,上部5裂,裂片外被粉状柔毛;雄蕊5;子房下位 。蒴果倒卵形或椭圆形,被疏柔毛,有宿存萼 。种子两端有翅 。
华钩藤 本种与钩藤的区别在于:叶片无毛;托叶全缘,宽三角形至圆形,或有时顶端略微陷;萼裂片短于2mm,线状长圆形;花和小蒴果近于无柄,花间小苞片存在 。
大叶钩藤本种与前两种睥区别在于:叶片大,革质;花萼裂片线状长圆形;花和小蒴果具柄,花间小苞片无[1] 。
钩藤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30g 。不宜久煎;或入散剂 。
钩藤的注意事项
①《本草新编》: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
②《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 。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平肝;熄风止痉 。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 。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
①《别录》:主小儿寒热,惊痫 。
②《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疭热壅 。
③《日华子本草》:治客忤胎风 。
④《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
⑤《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气宽中 。
⑥《本草述》: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 。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 。
钩藤的附方
①治小儿惊热: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 。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方》延龄散***
②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半两,龙齿一两,石膏三分,栀子仁一分,子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门冬三分***去心,焙*** 。上药粗捣,罗为散 。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方》钩藤散***
③治诸痫啼叫:钩藤、蝉壳各半两,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一两 。上捣罗为末 。每服半钱至一钱,水八分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四分,去滓,温服 。***《普济方》钩藤饮子***
④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各五分,甘草三分 。水半盅,煎二分服 。***《幼科指靠》钩藤汤***
⑤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二至五钱,水煎服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藤、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上七味,粗捣筛 。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 。***《圣济总录》钩藤汤***
⑦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各七钱 。煨水服,一日三次 。***《贵州草药》***
⑧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四钱,排风藤一两 。煨水服,一日三次 。***《贵州草药》***
⑨治面神经麻痹:钩藤二两,鲜何首乌藤四两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 。水煎服 。***《胎产心法***钩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