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和唐琬的爱情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你知道赵士成对她有多好吗?我知道赵士程对唐婉的好,在古代社会中,因为人们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对于被休弃的女子是看不起的,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下,休弃后的女子一般都是要遭人唾弃的 。赵士程作为皇亲贵族,身份是很尊贵的,但是他却不顾人言,将唐婉娶回家真心对待 。
一、 唐婉被休弃

文章插图
唐婉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小家教便十分严格,不过因为父母病逝,唐婉便来到了表哥陆游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因为两人的兴趣十分相似,所以两人便经常在月下吟诗作对 。长期相处之下,两人暗生情愫,后来,唐婉便和自己的表哥陆游结婚了 。
新婚燕尔之初,两人也是很幸福的,最初的一年,两人每年都会在一起 。只不过因为和唐婉在一起后,陆游便渐渐忘记了科举考试,忘记了自己原本的志向 。因为这个原因,遭到了陆游母亲的不满,因此对唐婉也就有些不满了,最后甚至还逼迫陆游休弃唐婉 。
二、 陆游终究在母亲的逼迫下放弃了唐婉虽然唐婉是陆游母亲的内侄女,但是路由的母亲并没有顾念亲情,而是直接棒打鸳鸯,直接让陆游休弃了唐婉 。虽然不知道陆游母亲到底为什么会休弃唐婉,不过根据后人的猜测,是因为两人结婚多年,唐婉一直都没有怀孕 。再加上陆游整天和唐婉在一起,让陆游母亲产生了嫉恨,所以才会逼迫陆游休弃唐婉 。
三、 不幸的唐婉有幸遇到了赵士程在古代社会,对于一个被休弃的女人来说,等待她的必然是世人的唾弃和辱骂,但是好在唐婉后来遇到了赵士程 。赵士程原本就是皇家后裔,身份是十分尊贵的 。遇到唐婉之后,赵士程便直接迎娶唐婉为自己的妻子,即便当时的唐婉是一个被休弃的妇人,但是赵士程丝毫不嫌弃 。
四、世人只知钗头凤,无人知晓赵士程两人成为夫妻之后,赵士程对唐婉是非常好的,也没有让唐婉受到一丁点的委屈 。虽然不喜欢吟诗作对,但是赵士程却愿意陪伴着唐婉一起读书写字 。只不过在唐婉的心中,或许谁都无法替代陆游 。
十年之后,当唐婉和赵士程游沈园的时候,唐婉看到陆游写下来的钗头凤之后,当即便悲伤不已 。即便和赵士程回到家中,唐婉也是整日的郁郁寡欢,最终香消玉殒 。而赵士程因为唐婉的离世,一生都没有再娶妻,也一生无子 。最终选择投笔从戎,征战沙场,死后被封王爵 。
笔落钗头凤,沈园外,赵士程这首《钗头凤》记述了陆游与表妹唐琬的一次别后重逢 。唐琬是陆游的表妹,也是著名的才女 。她自小与陆游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结为夫妇,感情深厚 。但陆母却极为厌恶唐琬,并强行拆散两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 。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 。几年过后,两人在沈园相见,陆游感慨万千,忍痛挥笔写就了这首《钗头凤》,抒发了词人幽怨而又无处言说的苦痛 。
陆游与唐琬情意缠绵,情况始终没有丝毫的改观,再加上唐琬不生育,陆母便逼着陆游将唐琬休掉 。陆游一次次地向母亲哀求,又一次次地抗争,但母命难违,只能痛苦地和唐琬分手 。此后不久,陆母为陆游另娶了王氏为妻,而唐琬也改嫁室贵族赵士程,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拆散 。
数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独自到沈园游玩,无意间竟遇上也来游园的唐琬和赵士程 。两人虽然分别近十年,但一直思恋着对方 。这次不期而遇,悲痛之情涌上心头 。沧海桑田,人事全非,一位是丰姿绰约的佳人,一位是多情善感的才子,竟相对无语 。唐琬让仆人送来一些酒菜后,与陆游依依惜别 。
陆游仰头将酒一饮而尽,深情地望着唐琬款款而去的身影,两行热泪凄然而下,爱、恨、悔、怨一齐在心头交集,刻骨的哀痛在胸口喷涌而出 。他长叹一声,在沈园的墙壁上题下了这首字字血、声声泪的千古爱情绝唱一《钗头凤》,令无数有情人读后黯然泪下 。
唐婉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们提起的美丽多情的才女之一 。她与大诗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 。这实为人间美事 。遗憾的是身为婆婆的陆游母亲对这位有才华的儿媳总是看不顺眼,硬要逼着陆游把他相亲相爱的她给休了 。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取了敷衍的态度;把唐婉置于别馆,时时暗暗相会 。不幸的是,陆母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采取了断然措施,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 。有情人未成终生的眷属,唐婉后来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内心仍思念陆游不已 。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 。唐婉征得赵士程同意后,派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肴 。陆游感念旧情,怅恨不已,写了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 。唐婉则以此词相答 。
千古绝唱《钗头凤》成就了陆游和唐琬的凄美爱情,却少有人知,此时已是唐琬夫君的那个男人内心承受了怎样的煎熬 。
赵士程跟陆游是文友,他是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典型的皇室后裔,高贵出身,宗室的身份,从小饱读诗书的文化人,经常以诗会友,像陆游这种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当然都是宗室子弟的座上宾朋 。
陆游的老婆才情也颇为了得,且人还长的俊俏,赵士程第一次见唐琬时就被她的才情吸引,可以说是一见倾心,可是此时的唐琬已是陆游的妻子,且两人感情甚好,琴瑟和鸣,赵士程只能把这份爱慕放在心里,只要心爱的人幸福,他就开心 。这期间他也没想过唐琬会跟陆游分开,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太好了,好到陆母都嫉妒儿子跟媳妇,要拆散他们小夫妻,陆母是说到做到,在陆游和唐琬结婚还不到三年就以唐琬无所出为名让儿子陆游休了她 。古时被休女子是下堂妇,名声极其不好,很难再嫁,即便嫁人也嫁不到什么好人家 。赵士程虽没想破坏陆游和唐琬,但他们的事赵士程一直都有关注,尤其唐琬被休这么大的事,赵士程看到唐琬被陆家休回,不知是喜是忧,喜得是自己终于有机会了,忧的是唐琬得多伤心啊 。也许是上天怜悯他,给了他这一次机会,让他能娶到梦寐以求之人 。这个机会,他当然不能放过 。
以赵士程的身份,在那个年代,想要娶唐琬为妻,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她是被休掉的下堂妇,犯了七出之罪的女子才会被夫家休掉,这样得女子,一般男人是不敢娶的,怕被人嘲笑,宗室家族得人也不会同意娶这样的女子,给宗室蒙羞 。其次,唐琬被休是七出之罪里最重的一条罪,不能生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古人给那时的女子定的最重的罪,可是赵士程统统不在乎,这得有多爱,有多痴情,让他面对众多族人的反对娶了唐琬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说两人彼此相爱,那别人也没办法,关键是赵士程知道,唐琬心里只有陆游,但他不在乎,他爱她,就只想对她好,陪伴她,让她受伤的心疗愈 。我们不知道赵士程为了娶唐琬面临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但这一切唐琬应该是看在眼里的,最终赵士程如愿娶到了心爱之人为妻 。
唐琬嫁给赵士程十年,除了工作以外,赵士程是有空就陪着老婆,虽然赵士程的才学不能与陆游相提并论,可也不差,跟唐琬吟诗作赋还是没问题的 。结婚十年间,唐琬依然没孩子,她觉得有些对不住赵士程,整天心情抑郁不开心,反而是赵士程劝她不要急,慢慢来,想开些,这样的男人不要说在古代,就是放眼现在望去,又有几人能做到 。搞的我都怀疑,赵士程是不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 。且史书对赵士程的记载极少,估计这种儿女情长的小事,史官不屑于记载吧,如果不是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这么轰轰烈烈,更不会有人知道还有赵士程这号人的存在 。唐琬如果就这样跟赵士程走下去,她的一辈子也算是幸福的,十年间,赵士程的陪伴已经把唐琬的情伤疗的差不多了 。
十年前命运给赵士程开了一扇窗,10年后又给赵士程关了一扇门 。十年后的一天赵士程带着老婆唐琬游沈园,无意间遇到当时仕途不顺的陆游也来逛沈园,这是赵士程没想到的,如果知道会有这么一幕,打死他赵士程也不会带老婆来 。看到两人相遇一刹那的不得劲,赵士程知道老婆心里还没忘了陆游,夫妻俩回去后,赵士程“遣致肴”,命人给陆游送去酒菜佳肴,足可见赵士程为人豪爽大气 。陆游几杯酒下肚,想到昔日跟唐琬的种种,不由悲从中来,诗兴大发,在沈园的墙上题词《红酥手》,把自己对唐琬的思恋之情全部倾注于这首诗中,也许冥冥之中的指引 。
第二年,唐琬再游沈园时看到了这首诗,这下不得了了 。赵士程花了十年的时间给唐琬疗伤,却不及陆游这一首诗的冲击力之大,回去后的唐琬每天想着陆游的这首诗,心情抑郁成疾,没多久后就郁郁而终 。唐琬死后,赵士程才三十多岁,还年轻,很多人都劝他续弦,可是赵士程不愿再娶妻,他一生挚爱唯唐琬,她死了,他的心也就死了 。后来的十余年里作为皇室宗亲的赵士程投身到战场,这样既没时间想儿女情长的事,又能为国效力,一举两得 。最终以一己之身献身国家,不负此生男儿之志 。
他的深情,他的痴念,随着唐琬的离世而深埋,放眼现代他也是万一挑一的绝世好男人,如果有来世,但愿他不要再遇到唐琬,一个不爱他的女人 。
千古痴人赵士程世人皆叹“钗头凤”,无人知他赵士程!
自多年前读了陆游的钗头凤,便一直为他与唐婉感到惋惜 。直到今天偶然读到了赵士程,才明白,世人游沈园,赏情诗,却不知那苦情人赵士程 。赵士程,皇室后裔,年轻时一直倾心于古灵精怪聪慧过人的唐家才女唐婉,知晓她与陆游成亲时,也默默遵守君子之道,暗自为之祝福 。
结亲多年后,因为种种原因,陆母不喜唐婉,强逼陆游休妻 。陆游不敢违抗母命,只能遵从,并且休妻后转眼便听从父母安排娶了王氏 。
赵士程听此消息,既感到欣喜,也感到痛心,欣喜的是他终于有机会向唐婉表露心意,却又为唐婉的经历感到痛心 。在那个封建年代,女人被休,对女人无疑是最大的羞辱 。在被万人所指时,赵士程不顾宗室的反对和世俗的眼光,毅然将唐婉从泥潭里拉了出来……唐家答应了这门亲事 。
结亲后两人也算过的还好吧(至少我是这样觉得),两人都是颇有才华,平时对对诗,画个画啥的,也不错,直到几年后两人游玩沈园时,遇见了陆游 。三人尴尬的场面,我也是想象不来,令我更想不到的是,大度的赵士程因为挚爱着唐婉,他独留两人对饮,于是陆游酒劲上来,诗兴大发,从此有了钗头凤,受此刺激,唐婉归后,日渐消瘦,次年唐留下钗头凤(世情薄),不久便离开人世 。
我很难想象赵士程的一路心理过程,我也不知道唐婉对赵到底有过爱慕没有,我佩服赵士程不顾世俗迎娶再婚唐婉的勇气 。我不愿相信他的大度,我更愿意理解成他对唐是真的爱 。
道尽恋人哀怨的钗头凤,背后的真相是有多大的反转?一首《钗头凤·红酥手》,一首《钗头凤·世情薄》,道尽了一对恋人之间爱而不能享受的思念与哀怨 。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陆游这位大才子,一首《钗头凤》将他和表妹唐婉之间的爱情写的凄美,言辞间数不尽的思念、懊悔、凄凉 。
但凭这一首诗你觉得陆游最爱的就是唐婉?那要问问他后来娶得一妻一妾和膝下儿女是不是这样了 。
没错,陆游休了唐婉之后,很快另娶还生了孩子,后来甚至还纳了个妾 。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我口中、我心里是最爱你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跟别人生活”吧!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陆游母亲娘家那边兄长的女儿 。陆游以诗词传世,但是他娶唐婉之前,连考两次都没有考上 。
家里人就想着,好男儿成家立业,那也是先成家后立业,所以陆游的母亲做主,将自己哥哥的女儿聘了过来 。所以陆游和唐婉,这也算是包办婚姻 。
但是两人婚后十分幸福,陆游是个才子啊,平日最好吟诗作词 。偏巧唐婉是个才女,两人平时焚香插花,诗词唱和,抚琴作画,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 。
但是陆游的母亲不乐意了,成个家是为了让儿子收收心准备科考的,结果娶回来一个唐婉天天跟她儿子混在一块,两个人做什么诗词,儿子这书还读不读了?
当时陆游的母亲就想休了唐婉,陆游苦苦哀求,才变成了先把唐婉送回娘家,等陆游科考过了再接回来 。
这样的做法在现代看来非常的让人生气啊,你儿子科考没考过你不从你儿子身上找原因,先给他娶个媳妇 。娶了媳妇他自己不想读书,你又把事情都怪在儿媳妇头上 。
但是那是有三从四德的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嫁进来要做的事情,绝对不是跟丈夫诗词唱和,是要操持家事的 。所以,如果陆游的母亲真要把唐婉送回娘家,那也是唐婉理亏 。
如果这个时候,陆游能说句话,以陆游母亲对陆游的疼爱,应当也不会非要把唐婉赶走 。
但是陆游要做孝子,又不想与唐婉分开,所以他背着他母亲在府外买下一座别院,将唐婉安置了进去 。
走到这一步,唐婉这个灵动通透的才女,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一样,答应了 。
这算是什么?唐家的千金小姐,陆家的正室嫡妻,居然要在府外偷偷摸摸的住 。这跟有钱人家在外边养的上不得台面的外室有什么区别?
【赵士诚看到了钗头凤了吗】更难堪的是,陆游隔三差五去找唐婉的事情,还被陆游的母亲知道了 。当即陆游的母亲就带人去了别院,直接让人把唐婉送回了娘家 。
以连累儿子不思进取,无后这两个理由让陆游写休书 。
陆游是个孝子啊,母亲让他写休书,他肯定是要写的 。
至此,白富美唐婉和大孝子陆游的婚姻告一段落 。
这边陆游的母亲把唐婉送回家后,唐婉的父亲越想越生气,这还是亲兄妹呢,你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把人给我休回来 。撕破脸了是吗?从此之后,两家交恶,唐家就当没陆家这门亲戚 。
这个时候,陆游的父亲仕途不顺,已经算是半归隐在家了 。而唐家正蒸蒸日上,唐婉的父亲官运亨通 。很快,陆游的母亲给陆游又纳了一个王氏,次年就生了一个儿子,此后四年,连生三子;这边唐婉的父亲也又给唐婉找了一个好归宿,赵家宗室子弟赵士程 。
嫁给赵士程,就是唐婉人生逆袭的开始 。
赵士程知道唐婉曾嫁过人,也知道唐婉心里始终有陆游 。但是赵士程非常宠爱唐婉,他不曾纳妾,只一心一意对唐婉,甚至还帮过陆游的仕途奔走 。
在沈园,陆游写下著名的《钗头凤》的时候,正是他科考又一次失利的时候,此前他科考频频失利,但这一次不是他没能力考上,而是秦桧从中作梗,硬是把他的试卷从所有考卷中抹去了 。
陆游郁结于心,自己人生过得不如意啊 。刚好这个时候看到了赵士程陪着唐婉游沈园,而且从赵士程对唐婉的照顾,以及他们身边的奴仆排场来看,唐婉婚后的生活应该过得还很好 。
此时他们已经有八九年没有见面了,这八九年里,陆游娶了一妻纳了一妾,有了四个儿子,只是自己科考始终考不上 。
再看赵士程,从来没对唐婉不能生育这件事表达过任何不满不快,是个才子,还是皇室宗亲,两两相较,一方得意,一方失意,陆游心里就更难受了 。
而赵士程看到唐婉心里也难受,特地跟唐婉说,前边那是你表兄,去打个招呼吧 。留出单独空间给两人相处 。于是唐婉便执酒壶敬了陆游一杯酒 。这就是《钗头凤》中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是的,喝完这壶酒,陆游就趁着酒意,写下了这首诗,还写在了沈园的墙上 。
宋朝那个时代,有多看重礼仪规矩,尤其是女子的礼仪规矩,参照《知否》就可见一斑了 。而陆游,还把对前妻的思念就这么写在墙上 。他趁着酒意把自己的情谊发泄出来了,却完全没想过唐婉该如何面对外面的那些风言风语 。
八九年的时间,虽然唐婉可能并没有完全忘记陆游这个人,但是赵士程的照顾下,唐婉生活的很好 。如果陆游没有再出现,唐婉可能就可以和赵士程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了 。
结果陆游做的这首词传到了唐婉这里,唐婉听到后悲从心来,做出来那首《钗头凤·世情薄》 。之后没多长时间,唐婉便抑郁而死,而赵士程此后再未娶妻 。
对陆游来说,唐婉是他的朱砂痣,是他的白月光 。可他要尽孝,难道就只能通过伤害唐婉的方式吗?唐婉抑郁而死,赵士程孤独终老,可他陆游,妻妾在怀,儿女绕膝,还能留下一篇篇诗文,以诗人之名闻名于世 。甚至他和唐婉的这段故事,也成了他身上一段悲惨的经历 。
实际上呢?唐婉碰到他,才是最大的不幸吧!赵士程的付出,又有几个人能看到呢?
你可知《钗头凤》背后的千古虐恋?一首《钗头凤》,向我们诉说着,那场发生在南宋才子陆游和唐婉之间的千古虐恋!
我们都知道,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
但同时他也曾为人子,为人夫,他也曾青春懵懂,也有甜蜜炽热的爱情,纵然铮铮铁骨金戈铁马也有绕指柔的一面 。
当时二十岁的陆游春风得意,迎娶表妹唐婉为妻 。
唐婉生来聪慧娇美,又是大家闺秀,懂得诗文书画,得姨妈李清照的教导更增了不少学问 。
嫁进了陆家,掀下盖头的那一瞬,肤若凝脂,秀发如瀑的唐婉娇羞低头,精美的头钗在耳鬓间摇曳生姿 。这头钗就是陆游送给唐婉的信物,陆家的传家之宝 。
两人婚后相处异常融洽,一起切磋诗文,畅古论今,琴瑟和鸣,如胶似漆 。
但这引起陆母的强烈不满,担心儿子整日沉醉于夫妻情爱,误了青云之志,并把陆游不求取功名之罪全部强加于唐婉身上,她斥责唐婉不守妇道整日里缠着陆游不放,于是毅然决然的命陆游休了唐婉 。
虽陆游苦苦哀求,但母亲心意已决 。身为孝子的他只得假意应允下来,然后悄悄给唐婉在别处找了个地方两人偷偷约会 。
但没多久被陆母发现了,她逼陆游亲手写下休书,同时为了断绝陆游的念想,迅速为他另寻了一桩亲事 。至此,一对正在热恋中的鸳鸯被硬生生的拆散 。只留下了那头钗与陆游枯灯相伴 。
唐婉被迫离开陆游后另嫁赵士程,是显赫的皇族后裔 。好在赵士程重情宽厚,使得唐婉饱受创伤的心灵得以慢慢平复 。
如果就这么安静的走下去也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无关爱恨,时间或许会修复一切 。
但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这十年中陆游也知道了唐婉火速又成亲的消息,每每想起内心苦痛难当 。
一日,他在考取功名失利后,独自一人来到沈园散心 。他闷闷不乐四下游走,一转身,梦中人赫然在眼前!四目相对,如同电流击穿了两人,唐婉也愣在原地 。
十年了,分别十年也相思十年的人竟在这里乍然相见,但当初欢颜笑语触手可及的两个人如今已是陌路,已各自成家 。可是当时明明那么相爱,无话不谈......再相见,想问一句“你过得还好吗?”已觉不合时宜,想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也做不到 。
两个人就这么四目相对定在原地,用眼神叩问着彼此心灵 。一旁的赵士程还是看明了一切,后来还是唐婉反映比较快,终于从无比复杂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她佯装平静,把陆游介绍给赵士程,赵士程豁达的跟陆游问好,然后在沈园酒馆的桌子前要了一壶酒,示意唐婉给陆游斟一杯 。
如今对面的唐婉恭敬的端起酒杯递给自己,看着这碗飘着热气的绍兴黄酒和那熟悉的纤纤玉手,接过酒杯的陆游内心五味杂陈,往事一一涌上心头 。
之后,赵士程便携唐婉离去了,陆游怅然若失,悲从心来,他在沈园的墙壁上留下了那首《钗头凤》,写完后,把杯中酒一饮而尽,踉跄而去 。
之后的某一天,当时表现沉静,内心却实难割舍的唐婉事后独自一人来到沈园,看到陆游留在墙壁上的那首钗头凤后,内心隐藏压抑的情感一下子迸发,原来他还是十年前的他,对自己感情依旧 。他哪知道自己佯装平静背后的内心波澜起伏?并非欢情薄 。她流着泪读完,又流着泪合了一首《钗头凤》:
唐婉在写完这首《钗头凤》之后,更加愁肠百结,魂不守舍,回到家一病不起,不到一年便香消玉殒病逝了,也让深情的陆游从此背上了四十多年的情债 。
沈园仿佛成为他们感情后续的一根细细的纽带,时不时牵引着陆游的心,以致他后来多次到访沈园缅怀这段刻骨爱恋 。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一唱一和,令人唏嘘 。从古至今,从不缺痴男怨女,虐恋纠葛 。
而那个娶了唐婉的赵士程,终生未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