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在哪个地方

带你去风景美丽的拉卜楞寺2017年的暑假,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去甘南玩了一次,报的旅游团,导游是小琪姐姐,她人非常好,并没有带着我们买很多东西,而是给我们充足的时间,来景点拍照,吃当地的特色小吃 。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 。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 。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开始对外开放旅游 。
这资料人人都能查到,我想说我去了那里后的感想 。

那里吃饭,买东西感觉那里的人热情好客,而且质朴实诚,不像去了别的地方,旅游景点的物价总是比其他的地方高 。

下面是我拍的拉卜楞寺的照片

从照片上可以看的出来,我是顶着太阳照的,那里紫外线是比较强烈的,如果有人想去一定要记得涂上比较厚的防晒霜还有打上一把防紫外线的伞 。

由于寺庙内不让拍摄,所以拍的照片比较少 。

记得刚一进去,转了一大圈的经筒 。让我想起仓央嘉措的那首诗里写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间

这趟旅行没有白来啊!不仅体会到触摸经筒的奇妙感觉,在大殿中还体会到香雾弥漫的传奇感,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 。

有人说旅游没什么意思,就是自己去了别人呆烦的地方,别人来了自己常驻的地方,可我体会到旅游让你看到了别人的人生,体会到这世间与众不同的风景,事物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走近拉卜楞寺? ?

? ? ?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是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下辖108个寺遍布全国,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 。
? ? ?拉卜楞寺现已成为各国游人必到的旅游胜地,身边的朋友到大西北游玩必去拉卜楞寺,发照片、留下迷人的蓝天白云和庄严肃穆的寺塔庙宇 。而我对这个神秘的地方一直敬而远之,几乎每次路过都是绕道而行,不敢轻易涉足这片高天净土 。因为从小这个名字就根植在我的脑海里,村里慈祥可爱的隔壁奶奶不见了,大人们说是去了拉卜楞寺为家人祈福;要好的小姐妹突然不上学了,也是陪母亲去了拉卜楞寺求医;邻里深受父母宠爱的小伙伴突然辍学穿上红袈裟,变成了小喇嘛,少小离家也是为了奔赴这个寺庙,就这样拉卜楞寺在我幼小的心里变成了一个无比神秘的地方 。

? ? ?这次路过甘南,小姨和姨夫建议带我去一趟夏河,感受一下受世人顶礼膜拜的“世界藏学府”的博大精深 。儿子一听很兴奋,他知道那里是电影《天下无贼》的拍摄地,想一睹影片中万人朝拜的宏大场面 。我怀着儿时的迷惑,也想看看这个地方的神奇之处 。
? ? ?八月的草原,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在漫无边际的原野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格桑花,明媚的阳光下蓝天白云空旷而悠远,五彩经幡在风中轻轻吟诵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姨夫开车在公路上快速疾驰,透过车窗眼睛掠过之处皆是风景,草原深处牛羊在散步吃草,皑皑白云似乎触手可及 。对于这片高天净土我是如此的迷恋,穿越千山万水,不远万里赶来就是为了一睹它的风采,品味它的味道,投入它的怀抱 。
? ? ?大概走了2个多小时,穿越美丽的桑科草原,远远望见依山而建密密麻麻的小白屋像一幅油画,小姨说那些房子是寺内活佛退休后的居所,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神圣之地安度晚年真是莫大的幸福 。
? ? ?很快,我们进入县城西头的寺院地界,拉卜楞寺主建筑群背依凤山,面对龙山,大夏河从寺院前穿流而过,地处“金盆养鱼”之地 。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走廊,据资料显示共有一千七百多个转经桶 。每个经桶雕花考究,颜色精美,多采用赤橙黄绿青蓝等色彩,既醒目又庄重 。一排排的转经桶环绕整个寺院,组成了拉卜愣寺的护城墙,绵延3.5公里,甚为壮观 。

? ? ? 去白佛塔的路上,游人络绎不绝,不时遇到远道而来的朝拜者,背上是行李包,膝盖上绑着护膝,两个手掌绑着两块木板,已经被磨得又薄又光 。他们三步一跪拜等身丈量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跋山涉水、历经磨难一路上转山转水转佛塔,因为在路上的时日太长,他们满身灰尘,却面目安详,面对着游人异样的目光和卡擦卡嚓的拍照声,一脸的淡然、从容,目光纯净坚定,充溢着无比高贵的品质 。儿子也被这场面吸引了,举起了相机,我拉拉他的胳膊,示意他放下相机 。
? ? ?当我们走近白佛塔时,看到的场面更是震撼,在塔前面的土地上,平铺着10来张木板,每张木板上都是一个长跪不起的人,有男有女,或老或少,一个个深情庄严、虔诚,不断重复着一个动作,手上的护手木板着地发出响亮的声音 。小姨说这些人在这里一拜就是几个月,这里白天黑夜都是朝拜的人,他们或是为家人祈福,或是为了兑现曾经的承诺 。

? ? ?转佛塔的人群里有老人、中年男女和孩子,他们行色匆匆,能蹒跚走路的紧跟着大人的脚步,背上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们口中念念有词 。据说围绕佛塔转圈,可以洗清一世的罪孽,根据所转圈数决定你是免受轮回之苦还是来生可以成佛,因为怀揣美好的愿望,他们不知疲倦走着这条希望之路,也是灵魂超越尘世的天堂之路 。
? ? ?我跟随转佛塔的人群,一步一步、一圈一圈走过这条纯净的路途,在周围人群浅吟低诵的祈福声中净化心灵,也祝福所有的亲人平安健康 。
? ? ?接着,小姨带我们去走转经长廊,我用手转动经筒,才发现让它转起来需要很大的气力,看着前面的藏族阿婆佝偻着腰身,拄着拐杖,转动经筒,动作干脆利落,儿子可能是被这个场面感动了,又举起了相机,这是在夏河留下的唯一一张有朝拜者的照片 。儿子悄悄给我说,奶奶真可怜,我说其实奶奶很富有,看她身体多硬朗、健康,你看她的脚步比我们快了好多,他们不需要怜悯,要的只是对他们宗教信仰的敬重,所以不要拿着相机对着他们,这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 。

? ? ?有人说看着这些虔诚的藏民会心生怜悯,感觉他们又脏又可怜 。其实,每个藏民家庭都很富有殷实,他们有牛有羊有马,有车有房,而且他们的社会福利待遇足够好 。只是他们对名利钱财看得很淡而已,他们把变卖牛羊的钱送到寺里,他们每年捐给寺庙的善款数以万计;他们把家里最聪明、能干的孩子也送到寺里,让他去侍奉佛;寺庙中的佛才是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信仰 。他们会为了来到这块圣地,不惜荒了田地,抛家舍业,与亲朋好友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只为了表达内心的一份虔诚和敬仰 。一走就是经年累月,那份忠诚,那份执着常人怎么会懂,他们才是真正的富翁,不念物质不贪享受,视追求精神上的信仰高于一切 。
? ? ?想想今天的我们谁会为了神圣的信仰,放下身后的荣华富贵,甘愿为烧一炷香,许一个愿,还一份情,忍受这种长途跋涉的艰辛;甚至很多老人明知因风餐露宿、遭受风雨的折磨会在求佛的途中不幸离世,但依然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他们会认为这是家族的骄傲,因为祈福而走到极乐世界是天意,子孙们会传承这份祝福继续走这条神圣的路途 。

? ? ?我被他们纯净和执着的信念所折服,只有在这个充斥着信仰和对物质视而不见的人群中,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微不足道 。我们无法逃脱安逸的生活,沉迷于物质的享受,面对挫折选择怨天尤人,不曾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全力以赴拼搏过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如果我们都像他们一样为了理想和信念抛下一切,心甘情愿、满心欢喜去接受生活的考验,就一定会心想事成 。
? ? ?走完转经长廊,整个寺庙的概貌已大致了然于心,本想登上主寺塔看看全貌,但是那气宇轩昂的藏式建筑,香火缭绕、松香弥漫的寺院,以及门口一排排磕长头的人群,让我停住了脚步 。实在无意打扰这样一个画面,游人在跪地祈福的人群中走来走去,更多的是不合时宜 。加上天色已晚,我们又带了两个刚到两岁的小不点,决定就近转转就好,这两个小家伙却被磕头的人群吸引过去了,我真怕迎来呵斥,小姨她们赶快去拉孩子,可其中一个小宝贝竟爬到地下,撅起小屁股,匍匐在地磕了一个无比虔诚的长头,以至于半天爬不起来,惹得周围的藏民们开心大笑,从他们脸上看不到疲惫和倦怠,满满的都是自得和幸福的感觉,其实文化和信仰是没有界限的,孩子纯真而稚嫩的举动化解了我心中的内疚和不安 。
? ? ?转身回眸,夕阳洒在金色的寺顶上,熠熠生辉,庄严神圣,藏寺的美,不仅仅是建筑风格的别树一帜,艳丽的色彩搭配也让它更加的醒目 。拉卜楞寺的建筑保持了最原始的风貌,街边僧舍的房屋是木石结构,但是“外不见木,内不见石”,白墙红顶干净整齐 。街道除了石板路就是土路,没有一点水泥打造的痕迹,因为刚才下了一阵太阳雨,路面踩上去温润如酥,除了青草还有泥土的清香 。这就是夏河寺庙与其他地方的区别吧,希望他一直保持这个土里土气的纯净面貌,不因外界的喧嚣和浮华沾染了俗气 。?
? ? ?在徐徐降临的夜幕下,听着寺庙传出的暮鼓和梵音,我们离开了拉卜楞寺,想起了仓央嘉措的那首诗:“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是否,在300多年后的今天,我曾在经轮上触摸到你的指纹,虽然没有你的温度,但是你的气息尚在吧 。
? ? ?虽然此行时间短暂,但这就是我想要的旅途,不侵入、不惊扰,作为一个过客,轻轻地来,轻轻地走,留下念想,让我在远方回味,下次还来 。
拉卜楞寺拍照最佳地点?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 。常常被藏族人民简称为扎西奇寺,不过一般人还是称其为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在拉卜楞寺中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是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 。这里也是摄影师此生必来的地方之一,在这里拍光影太美了!
全球规模最大的藏学府在什么地方?可以简单介绍下么?

拉卜楞寺在哪个地方

文章插图
佛教在中国拥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了,一些喜欢佛教的游客,就算路途再远,也将以长途跋涉的方式前往,为的就是自己的信仰,很多游客都想问问,全球最大的藏学府到底在哪里?大部分人都猜测,不用问,肯定在西藏,真的是这样吗?
配得上世界藏学府之称的寺院,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并不在西藏,这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指的是活沸大师府邸 。藏学府人员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四千人左右,这是一座藏传佛寺,距离夏河县只有1公里距离,占地规模在1300亩左右 。寺庙西北紧邻大山,东南则紧挨夏河,可以说是一处依山傍水,风景超美的地点 。
跟甘南地区的其它寺庙很是相同,拉卜楞寺主要殿宇多达90多座,另外还包括六大学院、18处大活佛宫邸,以及16处佛殿 。单是房屋的数量至少万间有余,全寺对于梵宇的建造,大部分都是以石、木、土跟茴麻建造的 。远远望去,这些建筑物呈现出下宽上窄的趋势,几乎跟梯形雷同,外石内木是这里建筑物的一大特点 。对于各个庙宇的建设,也会根据功能不同,分别采取不同色泽来进行染色,阳台跟房檐上还能看到彩布帐帘 。
大中型建筑物的最上面或者是墙壁四周,都能看到铜质鎏金的法轮、宝瓶、阴阳兽跟金项、雄狮以及幡幢的添加 。游客进入寺庙以后,除了能够感受到大多数寺庙拥有的宁静跟详和以外,另外还能看到浓厚的学习氛围 。游客们在这里能够看到,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共计1700多个转经筒围绕在寺院四周,长约7里左右,显得壮观无比,如果想要聆听一下每个转经筒的声音,恐怕没有几个小时,是完不成的 。
游客只要进入寺庙以后,就会有专门负责接待的僧人,或者法师,对于有问题的游客,则可以及时向他们讨教,如果你足够幸运,则能跟在法师后面进行参观,通常普通学僧来到这里以后,需要参与学习15天就能毕业 。
因此游客来到这里,就会对这里的环境,以及把寺院里的一景一物,深深印刻在脑海中,对于不是西藏,胜似西藏的拉卜楞寺,来到这里,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饱眼福了 。对于那些喜欢佛教的游客,一定不要错失,在空闲时间,或者小长假来临时前往拉卜楞寺一游,这里肯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
全球规模最大的藏学府,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并不在西藏
臧学中的清华北大拉卜楞寺你想去了解一下吗?拉卜楞寺被称为藏学中的清华和北大,位于甘肃省甘南的藏族自治区,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六大寺院之一,创建于康熙48年,代表着寺院的最高活佛府邸 。这座寺院占地86.6万平方米,有90多座殿宇,包括了六大学院、16个佛殿和18处大活佛功底,还有印经院、佛塔、法院、讲经坛等,是一组非常有藏族特色的建筑群,房屋可达万千,接下来就跟随小编来具体了解一下这座寺院吧 。
首先拉卜楞寺的宗教体制,闻思、医药、金刚以及时轮等六个学院组成了全蒙藏地区建制最为健全的一座寺庙,其中的闻思学院是寺院的中心,又被称作大经堂 。仅仅这个学院就有百间房屋,占地有十余亩,是藏式和古代宫殿的混合式结构,着重研习印度佛学的释量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和般若论等 。
其次,这座寺庙的所有楼宇都是以甘肃当地的土木石灰为建筑材料,很少,甚至绝少使用金属 。整座宫殿的现状是上宽下窄,类似于梯形 。外面是石头,里面是木头,并且各种宫殿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并根据功能和等级分别用红、黄、白三种颜色的颜料进行装修 。而且一些比较大众型的建筑物的顶部和墙壁还布置有法轮、宝瓶、金鼎、雄狮和阴阳兽等 。并且这些宫殿在有藏族特色的前提下,还吸收了汉人建筑的特点,在宫殿加盖了宫殿式的盖顶,而且还覆盖了鎏金铜瓦和绿色琉璃瓦 。
【拉卜楞寺在哪个地方】最后拉卜楞寺里面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非常之多,可达万件 。并且各个殿堂里面都有高达八米及其以上的铜质鎏金和檀香木雕的大佛 。而各种质地的中小型佛像、菩萨、佛塔更是不胜枚举,其中还珍藏的有各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生活用品,还有帝王册封和赏赐的一些印鉴、封诰、匾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