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女撞宝马判6年1000万?玛莎拉蒂案件最终判决结果玛莎拉蒂 女撞 宝马 被判6年1000万,这是谣言 。最终审判结果于2020年11月6日宣判:谭明明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刘松涛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判处张小渠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根据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信息,三名被害人和三名被告人的家属已就民事赔偿达成和解 。
与此同时,事故幸存者宝马司机王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
(来源:河南高院)
案例发生
2019年7月3日22时42分,河南省永城市东城区东环路与永兴街交叉口,一辆车牌号为豫NE**55的玛莎拉蒂轿车与一辆在路口等待红绿灯的宝马(车牌号为豫N0**2L)相撞,导致宝马起火,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玛莎拉蒂的车上有三人受伤 。
玛莎拉蒂事件的整个过程并不是从玛莎拉蒂追尾宝马开始的 。真正引发这一事件的,是谭明明在东城区滴水巷路边与一辆皖FE**69 大众 及多辆轿车发生的扭打 。他被群众拦截后逃逸,最后撞上了等红绿灯的宝马车 。
事件结果,宝马车内的葛某、贾某当场死亡,幸存者王某二度烧伤(40%),一级重伤;肇事车内驾驶人谭某,肝脏挫伤,胸骨柄骨折,刘松涛肺挫伤,外侧骨骨折,张小渠腹腔积液 。
该案首次开庭审理 。
2020年1月16日8: 30,“河南永城玛莎拉蒂与宝马相撞案”在永城市人民法院审理 。由于事件引起舆论巨大,谭明明家多年从事皮草生意,家境较好 。此外,庭审中,被害人家属的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指出,刘松涛在国外读书,父亲拥有多家百货公司,家境殷实,故商丘中院在永城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
公诉机关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玛莎拉蒂 。
被告人谭明明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不听劝阻,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被告人刘松涛、张小渠在明知谭明明醉酒驾驶并发生事故,仍教唆谭明明逃逸,造成更严重后果的 。三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共同犯罪中,谭明明是主犯,刘松涛、张小渠是从犯 。
事发时,谭明明(23岁,无业)、刘松涛(24岁,澳大利亚留学生)、张小曲(21岁,某市政企业员工)喝了三种酒:一瓶红酒(刘松涛从家里带的)、三瓶清酒(张小曲饭前买的)和11瓶啤酒(在烤肉店点的) 。谭、刘、张血液中酒精含量分别为167.66、231.10和170.36毫克/毫升 。玛莎拉蒂撞上宝马时的速度是120 ~ 135 km/h 。
三被告的态度
谭明明:谭明明当庭认罪,哭着向被害人家属道歉并下跪,表示对不起父母,向社会道歉 。
张小渠:无罪 。
刘松涛:服从法院判决 。
受害者家属的态度
不同意调解,要求判处三名被告人死刑 。
审判的焦点
谭明明在接受警方询问时说:他曾经叫过司机,等了一会儿也没来,最后还是自己开车 。连环相撞后,车被拦下,她慌慌张张地问怎么办 。张小渠甚至说“谭明明跑步” 。庭审中,谭明明说,她也听到刘松涛说话,但由于张小渠的声音盖过了刘松涛的声音,她没有听清楚刘松涛说的是什么,意思是放手 。
刘松涛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让谭明明离开的,因为我当时已经很崩溃了 。“记不清了” 。
张小渠说: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上车的,也不知道车上发生了什么 。如果我有意识的话,我不可能放了谭明明 。但他曾坦白,第一次连环刮停后,谭明明问自己怎么办,他也问刘松涛怎么办 。她还说看到过谭明明来回换挡 。
事发前,谭明明一直表现不好 。谭明明的驾照从2017年6月到案发共处理了18次违章,包括闯红灯、超速和逆行 。他开的玛莎拉蒂,从2017年4月到案发,有68次违章 。
因此,庭审主要讨论的是,另外两名玛莎拉蒂男子刘松涛和张小渠是否在司机谭明明酒驾肇事后教唆逃逸,导致随后与宝马发生碰撞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
谭明明背景和宝马车主背景(仅供网友,未经核实)
有网友摸清了谭明明的家庭背景 。谭明明爷爷从二十多年前开始从事皮具生意,从家庭作坊发展到皮具厂 。现在,你可以发现该公司是“永城市华诚裘皮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 。其次,经营范围是皮毛加工销售,在当地确实比较丰富 。
此外,谭的皮具厂是当地最大的企业,利税6000多万元,产业不断扩大 。虽然一再举报污染严重,但最终不了了之 。谭明明事件后,制革厂已经停产 。
车上另一名女子张小渠被拉了出来 。21岁时,她在永城市属企业工作 。她父亲是国土局土地评估所副所长 。
乘客刘松涛是一名24岁的留学生,他的父母是连锁超市聚客隆的老板 。
宝马车上的司机王是一个普通市民,他的家人已经卖掉了家里的土地和房产进行治疗 。
死者葛某,44岁,在商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 。据说是副主任,还说是某二级机构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
死者贾,43岁,是商丘当地一所技校的校长 。
当晚,两名死者到当地市委开会 。因为太晚了,王好心地送他们回家 。
玛莎拉蒂案的最终判决
据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法院重要消息:2020年11月6日,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永城市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谭明明、刘松涛、张小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一案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人谭明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刘松涛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判处被告人张小渠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
审判长解读庭审结果,回答公众关心的几个问题 。《业主指南》网站摘录片段 。
1.为什么将本案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适用法律的意见》规定“醉酒者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人们明知醉驾违法,醉驾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驾,尤其是事故发生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说明人们主观上对连续的危害结果采取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 。
这种酒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应当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本案是一起因酒驾引发的重大恶性案件 。发生交通事故后,被告人谭明明不听劝阻,继续驾车逃跑,在市区高速行驶时,撞上正在等待交通信号的宝马车,致乘车人葛某某、贾某某当场死亡,驾驶人王某某重伤;被告人刘松涛、张晓曲对谭明明醉酒驾车未予劝阻 。事故发生后,他们催促谭明明开车离开,结果造成严重后果 。
被告人主观上对连续的危害后果采取放任态度,客观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均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2.请介绍三名被告人量刑的考虑因素 。
本案中,三被告人一起喝酒后,被告人谭明明开车将刘松涛、张小渠带走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无法通行 。被撞车主和周围群众劝阻时,刘松涛和张小渠催促谭明明开车离开 。谭明明不顾周围群众劝阻继续驾车离开,高速撞击受害人车辆,酿成惨剧 。
谭明明是该犯罪的直接实施者,系主犯 。他本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由于他是醉酒驾驶,主观上不希望或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犯罪 。他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不同于故意驾车撞人和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直接故意犯罪 。
谭明明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坦白,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如果他有悔改表现,可以依法从轻处罚 。综合上述情节,参考近年来类似案件,判处谭明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告人刘松涛、张小渠系从犯,罪行较轻 。他们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有悔改表现,依法可以给予缓刑 。
@2019
玛莎拉蒂撞宝马案宣判,最终的审判结果如何?最终的审判结果在2020年11月6日宣判:谭明明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刘松涛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张小渠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根据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信息,3名受害者的家属和3名被告人已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和解 。无论判决如何,最终的结果都给亡者的亲属一个最好的弥补 。

文章插图
时隔一年的判决,终究没有令人辜负 。可以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谭明明在醉酒后驾车与八车相刮擦,最后被拦下来,却被同车的两个人挑唆,闯了红灯与轿车相撞,造成了两死四伤的惨痛局面 。而其中死亡的就有谭松韵的母亲 。由于谭松韵是一名具有影响力的演员,所以这件事情被报道的十分广泛,群众议论纷纷,最终时隔一年来了一个最终的判决,也算是安慰了在天之灵 。
由于肇事者家里比较有钱,所以当时有很多谣言称其会花钱买命等等,所以造成了社会很大的动荡 。一年过去,这个事情的最终审判结果告诉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富有或者是贫穷,在法律的面前都会获得公正的对待,终会得到应有的赔偿和应有的惩罚 。
这个社会可能是由金钱的多少来决定社会阶层,但金钱的多少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就像此案件中的肇事一方,他们是很有钱,但是却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我人格和道德约束,无视别人的性命,漠视法律,最终只能遭受应有的惩罚 。
判决结果大快人心,但失去亲人的痛苦也会一直伴随着一家人的生活 。生命只有一次,愿灾难离我们远去,愿亡者能够安息 。
醉驾玛莎拉蒂女车主谭明明,最终结果将会是怎样?2020年11月6日备受各界关注的河南永城市玛莎拉蒂撞宝马案件终于宣判了,这起案子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判决结果终于公布了 。肇事者谭明明没有判死刑,而是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两名从犯刘某某和张某某系共同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期执行 。
得知判决结果后网友们炸锅了,很多人都对这样的判决结果不接受、不认可 。谭明明驾驶玛莎拉蒂醉驾,还存在肇事逃逸等恶劣行为,被判死刑都不为过,为何谭明明被判无期徒刑?很多网友都认为这起案子的判决结果并不公平,谭明明虽被判赔偿600余万元,但与她犯下的罪来比还是太轻了 。
玛莎拉蒂撞宝马案件经过一年多的拉锯战后,双方还是和解了,这个结果让网友们不愿意接受 。宝马司机王某至今还在ICU病房抢救,王某的家属与谭明明签了谅解书,因此谭明明才保住了一条命,被判无期徒刑 。
另外两名死者的家属对此事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他们的家人在这起事故中失去了生命,两个家庭也支离破碎,谭明明没有判死刑,反而判了无期徒刑,死者家属如何也不能接受 。
法官认为谭明明案发时处于醉酒状态,主观上也不希望能够发生车祸,但是由于喝酒后意识受到影响,才引发交通事故,属于间接故意犯罪,因此才会轻判 。很多网友对法官的解释并不认可,谭明明造成2死4伤如此恶劣的后果,不判死刑真是便宜她了 。还有些人认为宝马家属最终在金钱面前低头,为了获得更高额的赔偿才签了谅解书 。
事实上在很多关于人命的案件中,家属为了得到多一些赔偿经常会签谅解书,也有人质疑签谅解书是在用人命换钱 。这起案件中两
位死者已逝,此时就算要谭明明判死刑也于事无补,还不如为了活着的人多做一些努力 。
法官判刑的时候不仅要惩罚罪犯,还要考虑到对受害人的安抚,宝马司机已经欠下400多万的医药费,多争取一些赔偿对伤者家属来说更重要 。法官宣判的时候会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被告有没有积极赔偿,如果给予经济上的积极赔偿,可以考虑减免一部分刑罚,大家认为谭明明该不该判死刑呢?
玛莎拉蒂谭明明案尘埃落地,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大家都知道,现如今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国内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逐渐增大 。说起交通事故,大多数都是因为司机或者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而这些交通事故,其实有很多是能够避免的,所以对于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大家都是深恶痛绝的,尤其是一些重大交通事故 。举个例子,在河南境内就发生过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这起交通事故便是网友熟知的玛莎拉蒂谭明明案,因为这场交通事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2个生命在这场事故中逝去,4个人在事故中受伤 。那这场重大交通事故的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接下来,冷眼就给大家简单聊一聊这个事情,希望大家都能够吸取谭明明的教训,开车出行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以免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首先说一下这场交通事故的主人公,就是玛莎拉蒂的车主谭明明 。根据法院的审判结果,玛莎拉蒂车主谭明明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关注过这场交通事故的朋友都知道,肇事者谭明明之所以会造成这场交通事故,就是因为她是醉酒驾驶,她在事故发生之前,喝了很多酒 。当然,除了谭明明本人的醉酒驾驶行为,她之所以会被大众所关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家人准备“花钱买命” 。
而这样的桥段,势必会引发社会大众的愤慨 。其实根据法庭审理的过程来看,谭明明的判刑大致有3种,一种是S刑,一种是无期徒刑,还有一种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为社会大众的关注,谭明明最终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否则她很有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再说谭明明车上的2个同伴刘松涛和张小渠,因为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最终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执行 。其实对于刘松涛和张小渠的判决结果,社会大众并不是特别关注,因为这2个人的犯罪程度相对而言比较低 。
但是因为2个人陪同谭明明一起喝酒,而且明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法律规定但选择无视,没有及时阻止谭明明醉酒开车,反而还跟谭明明一起驾车,最终才导致了这场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然,了解案情的朋友都知道,这场交通事故的双方经过很长时间的协商才达成了和解,以至于法院推迟了很长时间才公布判决结果 。所以,难免会有人感慨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不过这就是现实,最后冷眼只希望大家都能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尤其不要酒驾甚至醉驾,这样社会上会少很多悲剧,你说呢?
对于玛莎拉蒂撞人案审判结果,你有什么看法?时隔一年,河南玛莎拉蒂撞宝马一案最终审判结果下来了,我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应该判死刑而不是无期徒刑 。
2020年11月6日,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永城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谭明明、刘松涛、张小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一案公开宣判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别判处被告人谭明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刘松涛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被告人张小渠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
这个审判结果并没有达成广大网友和受害者家属的期望,微博上有一条高赞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网友表态:无期徒刑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中途减刑了呢......这句话令人震惊 。有多个网友更是表示被告人在监狱先表现好,然后减刑,再打点个几年,这样算不会超过10年就可以放出来 。
是啊,为何不在无期徒刑后面加一句不得减刑处理,真正的无期徒刑应该是终身监禁,而这样的无期徒刑典型是看表现减刑,这明显就是给被告人机会 。这样的宣判结果,对于受害者家人来讲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死者家属只能靠时间慢慢的消化,别无办法,难道这个社会还真的是有权有势,就能多个免死金牌吗 。
法官故意制造这样一个判无期的条件,让公众误以为被告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无期徒刑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已经算很重了,这个手段真是高超 。站在法律边缘,难道法官问心无愧吗?同样是去年河南的交通事故,肇事者无证驾驶,致人死亡,逃逸,未得到受害者家属的谅解下,也仅仅只是判了两年半 。
【河南玛莎拉蒂案最终判决结果】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对于这样一个审判结果,真是看不懂法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