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问年龄怎么问一般的:足下(公子)年几何、或年方几何、贵庚

文章插图
女子(年轻的):敢问小姐芳龄?
老人:老者高寿?春秋几何?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在云南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们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在陕西出土了距今约80万年的蓝田人 。
此外,还有闻名世界的北京人 。从元谋人到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 。到距今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中国进入到氏族公社时期 。山顶洞人按血统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集团 。同一氏族的成员都是亲属,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 。一个氏族大约有几十个人,他们过着集体的生活,共同向大自然作斗争 。
古人询问年龄怎么说问男子的:敢问贵人或者足下贵庚,年几何,或年方几何?不知公子贵庚?
问女子的:不知小姐芳龄几许?敢问小姐芳龄斗胆问小姐芳龄?
问老人的:敢问老者高寿?不知老者春秋几何?
扩展资料:
古代年龄称谓简介: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
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 。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 。
期颐指一百岁 。
参考资料来源:
.年龄称谓
古代说自己年龄怎么答古人表示年龄,通常除了用“岁”以外,还往往用“年”、“齿”、“春秋”等词 。
所用数字如果是10以上的零碎数字,通常用“x十有x”的格式表示,例如《陈情表》中李密形容自己和自己的母亲的年龄:“臣密今年四十有六,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意思为李密今年46岁,李密的母亲今年96岁 。
如果所说的年龄是极有特点的数字则采用特殊的方式表达,例如少女16岁,就用二八相乘方式表述,如李白的《江夏行》中“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意思为见到一个卖酒的女孩子,妆容打扮应该是16岁的样子 。
扩展资料:
古代关于年龄的谓称怎么说:
1、豆蔻: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
2、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
3、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
4、而立:指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
5、不惑:指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
6、知命:指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
7、花甲:指的是六十岁 。
8、古稀:指的是七十岁 。
9、耄耋:指的是八十岁 。
10、鲐背:指九十岁 。
11、期颐:指一百岁 。
【古人怎么问你年龄多大了】参考资料:-年龄称谓
古代如何问对方年龄?问老人:高寿;
问女孩:芳龄几许;
问一般人:贵庚 。
比喻称谓(皆指虚岁)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龆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 —志学之年,束发
16岁(女)—碧玉年华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男)—弱冠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
77岁—喜寿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
100岁—期頣,人瑞
108岁—茶寿
- 玻璃容重是多少公斤
- 呼和浩特适合带回去的特产
- 邮政和农村信用社哪个靠谱
- 带鸟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 乘坐公交车车辆突然刹车身体应当如何
- 医院停车一个星期多少钱
- 泰剧地狱天使电视剧
- 呼和浩特到北京高铁时刻表
- 西安车辆限号最新规定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