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每个人给几包烟

白事一般给办公室几包烟两盒 。地方不一样,回礼也不一样 。一般前去吊唁的人给家里去世的行鞠躬礼(有的带有礼金,帐子)走时给一条毛巾,里面包两盒烟,过后就完了 。讲究的,给同事、朋友(特别是领导)发一条信息,以便表达一下在自己最悲痛的时候前往吊唁所给予的精神安慰-----当然,分个远近亲疏摆个酒宴直接向大家表示一下谢意将更好 。而且人们的习俗是挑喜不挑丧 。
丧事为什么准备一盘子烟白喜事(指70岁以上的老人病故),亲戚朋友奔丧时亦要送烟,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儿回家奔丧时,一定要买烟散盘子(即发给晚上守灵和唱孝歌的人) 。孝子一定要给来帮忙办丧事的人每人发一包烟 。如丧者生前吸烟,孝子则在守灵的三日内,每天早晚将一支烟点燃敬在灵前,曰“祭如在” 。
农村的白事今天上午和3个朋友一起去萧山河庄,我们一个共同的朋友余总的妈妈驾鹤西去,享年74岁,本来打算送了白包就回来,余总他们那里的习俗是来了都要吃饭,上午来吃中饭,下午来吃晚饭,我们只好客随主便,立马向媳妇请假,中饭不能回去了,只有麻烦年年外婆了 。

农村的白事,白包一般都是逢单的,我们一起去的统一了一下,每人包1001元,专门有一个人在收取礼金的,登记一下送白包人姓名和金额,然后统一退还给我们1000元,只收1元,现在都节俭了,然后回礼是一块毛巾、一包豆腐干、一片面包、一包茴香豆、一包中华香烟 。客气了,回礼远远多余收下的,还给我们吃饭,非常丰盛的招待,而且厨师烧得很好吃,每桌20-30个菜,我们差不多吃完!美味面前完全没有影响我们奔丧的心情,我们一桌刚刚是都还熟悉和要好的朋友,说说笑笑一点不严肃,我也是第一次这样,可能他们也和我一样,不认识他妈妈,有点麻木,其实这样是很不礼貌的,就是因为跟余总太要好也有关系吧!

农村的白事还有一个说法,吃好饭要马上离开,意思是死人不吉利,越快离开越好,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我们真的吃好了,一个人站起来要走,大家都起来急着走了,奇怪的事 。

在车上听朋友说,余总妈妈癌症已经几年了,也花不少钱,用尽各种好的药,别人拿不到的药,余总肯定能想办法拿到,这说明生命不是有钱可以换回来的,朋友还说了一件更让人惊讶的是,余总爸爸还在医院里,中风很严重,真的叫祸不单行啊!我不知道这几天余总是怎么样的心情!

朋友跟我咬耳朵说,据说他们家原来是个庙,他妈妈非常虔诚,余总生意很好,搞得风生水起很多年了,那时他们说,他妈妈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但在几年前整个村子被政府拆迁了,所以朋友说,可能真的有影响的,开始不顺了,或许没有好端端把菩萨安顿好,听到这个真的毛骨悚然!无话可说,依据是什么呢?以后等余总调整好心情后再问,期待下次分解!
葬礼一般给亲戚朋友发什么烟说到给亲戚朋友发什么烟
一、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决定
二、看你们当地的人都抽什么烟
按我们湖南老家的习俗,如果家里面有老人去世的话,亲朋好友都会送一些礼金,当别人给了礼金的话,然后主人家要给送礼的人,一盒烟、一条毛巾,烟的话是那种芙蓉王(软黄),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话,就会给芙蓉王(软蓝),出葬之前的前两个晚上,可能会请道士,打书匠过来,家里可能会来一些亲戚朋友,还有,一些乡亲们也会过来,当打书结束之后,会给每个人发一盒烟,外加一包方便面,烟的话就不用发那种很好的,一般的话,都是发白沙(硬精品) 。
至于你们那里发什么烟?
主要还是要看你们当地的人,一般都抽什么烟?最好是以家乡的习俗,和家乡人的爱好去考虑 。
给去世的人点烟几根啊给去世的人一般点三根烟 。在古代,三根代表分别代表天、地和人 。因此,第一根用来祭天,第二根用来祭地,第三根香用来祭人 。只要数量是三根、六根或九根的倍数,就可以使用,但不是两根、四根或五根 。

白事每个人给几包烟

文章插图
【白事每个人给几包烟】根据中国人的习俗的话,正常只有给去世的人上香的时候才会上三根,而若一火点三烟就会让人觉得晦气,认为会发生不吉利的事情 。
上坟祭奠的讲究

上坟“带烟”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己不能带烟;另一方面如果准备的祭品中有烟,那是不可以带回来的 。清明这一天是祭拜先人的季节,子孙后代除了“送粮钱”之外,少不了一项活动就是祭祖 。在点燃这些纸票之前,人们需要先拿出东西进行祭拜 。
上坟时带去的祭品只是让先人看的,而真正的食物就是那几根点燃的香飘起的烟 。如果在坟头抽烟,就像是与先人争抢食物一样,这时候自己的先人或者别人的先人就会凑过来,与你一起享用,所以是很不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