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在中国的什么位置?河南的位置如下:

文章插图
具体来看,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所以才有名为河南 。正是由于河南的中东部地理位置的特点,所以在河南省的四周河流纵横、森林茂密、气候湿润 。
河南的建置沿革: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 。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 。
夏朝时期,夏朝在中原地区建立 。
商朝时期,先后定都于亳、西亳、嚣、相、邢、殷和朝歌等地 。
河南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河南位于中国中部、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
河南省地处中原、黄河中下游,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常住人口9937 万人(2020年) 。
按顺时针方向看,河南与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相邻,在西部和陕西之间有秦岭山脉,北面和山西之间有中条山、王屋山、太行山等,南面和湖北之间有桐柏山、大别山,省内还有嵩山、邙山、伏牛山等 。
除了山地,在河南中东部地区,还有大片的平原,在农耕时代耕地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河南的农业非常发达,一直是农业强省 。河南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开发时间早,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
水文概况: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
河南在中国的地理位置?河南位于位于中国中部,华北平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
扩展资料水文:
黄河从西向东穿过河南北部 。洛阳以上属于中游,建有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 。洛阳以下属于下游河段,经过长期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河床底部也高出周围地面至少数米(开封比黄河河底低13米),两岸的黄河大堤千余年来不断加固加高 。
因此黄河下游干流两侧不远处即分别属于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上世纪80、90年代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的现象,自小浪底水利枢纽投运以来,断流情况得到改善 。
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淮河,在河南有许多重要支流,如颖河和涡河,在安徽汇入淮河 。淮河流域也有不少水库,如宿鸭湖水库、白龟山水库、南湾水库、出山店水库、板桥水库等 。近年来淮河流域出现水体被严重污染的现象 。
–河南
河南在哪个方向河南在中国的中原地区 。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坐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千米;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59′,直线距离约550千米 。
扩展资料
河南省的地理特征有:
1、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 。
【河南地理位置】2、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
3、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 。
4、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 。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 。
-河南
河南省位置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 。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 。
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2007年,全省耕地面积11889万亩,人均耕地1.21亩 。
河南矿产资源
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 。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 。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 。
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 。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 。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 。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政府网-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