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糠油事件

谁能阐述一下日本“米糠油事件”?米糠油事件指1968年在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发生的一种食品污染公害事件 。患病者5000多人,其中死亡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万 。用米糠油中的黑油作家禽饲料,引起几十万只鸡死亡 。症状有眼皮肿、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呕吐恶心,肝功能下降,肌肉痛,咳嗽不止,甚至死亡 。主要污染物是多氯联苯 。其发生原因是,生产米糠油时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因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中,食后中毒 。中持新兴处理垃圾焚烧、钢铁冶炼、殡葬等烟气中所含二恶英 。
米糠油事件是怎么回事?日本米糠油事件,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是由POPs所造成的典型污染事件,在当时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造成了较大的社会恐慌 。

日本米糠油事件

文章插图
事件的具体经过为:1968年3月,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 。经调查,发现是饲料中毒,但因当时没有弄清毒物的来源,也就没有对此进行追究 。
然而当年6-10月,又有4家门人因患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初期症状为痤疮样皮疹,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等 。
此后3个月内,又确诊了112个家庭325名患者,之后在全国各地仍不断出现 。至1977年,因此病死亡人数达数万余人,1978年,确诊患者累计达1684人 。
这一事件引起了日本卫生部门的重视,通过尸体解剖,在死者五脏和皮下脂肪中发现了多氯联苯,这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稳定的脂溶性化合物,可以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于动物体内 。
多氯联苯被人畜食用后,多积蓄在肝脏等多脂肪的组织中,损害皮肤和肝脏,引起中毒 。初期症状为眼皮肿胀,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疹,其后症状转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重者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昏迷等,以至死亡 。

专家从病症的家族多发性了解到食用油的使用情况,怀疑与米糠油有关 。经过对患者共同食用的米糠油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九州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因管理木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 。
由于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被用做了饲料,还造成数十万只家禽的死亡 。这一事件的发生在当时震惊了世界 。




扩展资料
事件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10年可以说是日本的经济复苏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对追赶欧美趋之若鹜,发展重工业、化学工业,跨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成为全体日本国民的兴奋点 。
然而,日本人在陶醉于日渐成为东方经济大国的同时,却没有多少人想到肆虐环境将带来的灭顶之灾 。正是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20世纪初期发生的世界8件重大公害事件中,日本就占了4件,足见日本当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
人民网-日本米糠油事件
米糠油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1968年初,在日本九州地区流行了一种怪病,发病者眼皮浮肿,全身泛红,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不到半年的时间,有5000多人得此怪病,并有数十人死亡 。原来是一家食用油加工厂在制油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叫多氯联苯的化学品作载热体,结果使这种化学品混进油中,从而在日本造成了轰动一时的“米糠油事件” 。
火鸡死亡与米糠油事件是什么?1968年3月,在日本的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突然有几十只火鸡死亡 。不久,发现了一批奇怪的病人:眼睑浮肿,眼分泌物增多,全身起红疙瘩,肌肉疼痛,四肢麻木,肝功能下降,胃肠道功能紊乱,有的因医治无效而死亡 。这种病很快蔓延开来,受害者达1万多人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米糠油事件,也称火鸡事件、多氯联苯污染事件 。
米糠油事件波及日本20多个府县,使整个日本陷入一片混乱 。日本北九州一家粮食加工公司的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用多氯联苯作为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多氯联苯混入米糠油中,食用这批被污染的米糠油的人,发生了中毒甚至死亡 。
多氯联苯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工业上用来作热载体、润滑油、绝缘油等 。据估计,全世界已生产的和应用的多氯联苯超过100万吨,其中已有25%~33%进入环境 。多氯联苯极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并很难分解,因而能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在生物体内富集 。多氯联苯能经过皮肤、呼吸道侵入人体,也能被消化道吸收,而且吸收率较高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因环境污染引起的家禽和人的多氯联苯中毒,基本上是由口侵入、经过消化道吸收后发生的 。据调查,每千克米糠油中含多氯联苯2000~3000毫克,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
多氯联苯污染范围很广 。现在,从南极的企鹅到北冰洋的鲸的肉中,都含有多氯联苯,日本、美国、瑞典等国家的人乳中都能检出多氯联苯 。现在一些国家已禁止生产、使用多氯联苯,并研究多氯联苯的无害代用品 。
20世纪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1930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日—5日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 。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 。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 。
1943美国的落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5—8月
落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 。早期这里仅仅是一个牧区的小村,至加尼福尼亚金矿发现后,人口剧增,很快成为名闻遐迩的大城市,单是汽车就增加了数百万辆 。于是,这个依山傍水、风光明媚的城市,简直变成了拥挤不堪的汽车城 。每年5—8月,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在城市上空常常出现迷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致使整座城市变得浑浊不清 。这种烟雾刺激于喉、鼻,引发喉头炎、头痛等许多疾病,同时使远在一百公里之外的高山上的柑桔减产,松树枯黄 。
1948年美国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间
多诺拉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某河谷中的小镇 。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间,这里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逆温控制,且26日—30日持续有雾,致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大气中集聚 。这期间,全镇43%的人口,即591人相继暴病,症状为:喉痛、流鼻涕、干渴、四肢酸乏、咳痰、胸闷、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17人 。据估计,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为正常值的数倍,并发现有尘粒 。
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
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又被浓雾笼罩 。这期间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一下住满了伦敦的各家医院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岁以上最多,约是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较平时增加1倍 。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平时同类病死亡人数9 。3倍、2 。4倍、5 。5倍、2 。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较平时均有成倍增长 。事件后的两个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 。
1953~1956年日本水误事件
1953~1956年
在日本南部九州湾有一个叫水误的小镇,这里居住着4万居民,以渔业为生 。1939年开始,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厂开始生产氯乙烯,工厂的生产废水一直排放入水误湾 。
1972年据环境厅统计,水误镇共患水误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线县阿赫野川亦发现100多水误病患者,8人死亡 。据报到,患者人数远不止此,仅水误镇的受害居民,即达万余人 。
1955年~1963年神东川的骨痛病
1955年~1963年
在日本富川平原上有一条河叫神东川 。多年来,两岸人民用河水灌溉农田,使万亩稻田飘香 。自从三井矿业公司在神东川上游开设了炼锌厂后,发现有死草现象 。1955年以后就流行一种不同于水误病的怪病:对死者解剖发现全身多处骨折,有的达73处,身长也缩短了30厘米 。这种起初不明病因的疾病就是骨痛病 。有报道说,到1972年3月,骨痛病患者已达到230人,死亡34人,并有一部分人出现可疑症状 。
1961年日本四日市事件
1961年
四日市位于日本东部海湾 。1955年这里相继兴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厂,化工厂终日排放的含SO2的气体和粉尘,使昔日晴朗的天空变得污浊不堪 。1961年,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在这一带发生,并迅速蔓延 。据报道患者中慢性支气管炎占25%,哮喘病患者占30%,肺气肿等占15% 。1964年这里曾经有3天烟雾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 。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杀 。1970年患者达500多人 。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 。
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米糠油事件发生在日本九州爱芝县一带 。生产米糠油在脱臭的工艺中,使用多氯联苯作载体 。由于生产的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联苯结果有1400人食用后中毒 。4个月后,患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无故丧生 。这期间实际受害人在13000人以上,而且由于米糠油中的黑油做家禽饲料,造成数10万只鸡死去 。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距前苏联切尔诺贝利14公里的核电厂第4号反应堆,发生可怕的爆炸,一股放射性碎物和气体(包括碘131,铯137,锶90)冲上1公里的高空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事件发生以后,核电站30公里范围内的13万居民不得不紧急疏散 。这次核泄漏造成苏联1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受污染,其中乌克兰有1500平方公里的肥沃农田因污染而废弃荒芜 。被污染的农田和森林面积大约相当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面积 。乌克兰有2000万人受放射性污染的影响 。截至1993年初,大量的婴儿成为畸形或残废,8000多人死于和放射有关的疾病 。其远期影响在30年后仍会产生作用 。
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12月3日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 。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 。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