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竹石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竹石》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

竹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插图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
扩展资料:
《竹石》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
《竹石》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
《竹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竹石》全诗的意思是:
竹子的根系牢牢地咬住青山不放松,扎根的地方原来是在岩石的缝隙里 。不管大自然怎样去磨砺它,竹子始终还是那么的坚挺,任凭自然吹着东西南北风,竹子始终不改变身姿 。
原诗: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注释:
【竹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
(3)立根:扎根,生根 。
(4)原:本来,原本,原来 。
(5)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
(6)磨:折磨,挫折,磨炼 。
(7)击:打击 。
(8)坚劲:坚强有力 。
(9)任:任凭,无论,不管 。
(10)尔:你
赏析: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题画咏竹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
竹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竹石的赞美之情,竹石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 。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 。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 。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