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开花小时候,看见生姜开花、竹子开花,并不以为意,后来才知,两者都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
我们应该都见过竹子秋冬长青的样子,却不知它其实也会枯萎,变黄,死去;以后再生,又是新的竹子了 。
在此之前,它会开一次花——一生只开一次,开完就离死亡不远了 。
小时候,村里每家每户都有自家的竹林,散布在各处:我家竹林在老杨房子背后,跟我大爷家的竹林挨着,中间以一条小路隔开;其他家的大都在各家房子前后 。哦,对,队上堰塘埂子上也有一长溜竹林,这是公家的 。
我们几个大孩子小孩子常在几个竹林坝里乱窜,勾着腰找笋子虫 。笋子虫常趴在竹子根部,或者笋子上,前腿上一左一右举着两把“锯锯镰”耀武扬威 。我们抓住它后必须让它屈服,首先便会卸掉它的“武器”,而后用一条绳子的一头套住它的小细腿,捏着绳子另一端甩将起来 。这时,笋子虫或许以为我们放它走了,便会张开翅膀飞起来——它的硬翅膀下还伏着透明的软翅,转起来像小风扇一样,拉近,有清风环绕 。
另外,它的肉用火烤熟后可以吃 。(回想起来,小时候干过好多糟心事儿)
有一年,队上堰塘边的竹子突然开花了,我家的竹林、大爷家的竹林,也都开花了 。印象中竹花有点像小麦花,浮在竹枝上,一片细碎的白——一点都不像花 。现在搜竹花图片一看,发现记忆其实是有偏差的,白色是没错,但它竟然是长条状的!
那会儿听村里大人说,“竹子开花”是不好的现象,可能意味着灾荒年的到来 。但当年其实平平静静,除了竹子本身开完花后大多叶子枯萎,竹干枯萎,竹子大批死去外,其他并无异常之事发生 。
一定要说的话,就是竹林里的笋子虫少了,少了一些乐趣 。小孩还能关注什么呢?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竹子开花的印象和认识都停留于此 。
是的,竹子开花意味着竹子很快会死去,它是竹子本身的生命轮回,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并无不祥预兆 。
再后来,我听到条友提到一首歌,这首歌叫《熊猫咪咪》,是80年代一首拯救国宝大熊猫的公益歌曲 。
原来,在我们那年竹子开花以前,1974年、1983年,四川邛崃山系都曾出现过大面积的箭竹开花,竹子开花后枯死,造成一些大熊猫饿昏饿死 。据新闻报道,死去的大熊猫解剖后,要么腹中空空,要么只有干竹子 。
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在突然见到竹子开花的时刻,我只会惊奇于竹子开花的稀罕景象,满心欢喜,却不知它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而后,还有其他生命因此而消亡、衰弱 。
关于熊猫的谣言和真相有哪些?和其他熊类比起来更短的吻(鼻梁)、宽宽的脸颊、浑圆的大脑袋、一对八字形的黑眼圈、摇摇摆摆的走路姿势……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具有的婴儿(幼崽)特征,激发着我们保护幼崽的本能,很少有人拒绝得了熊猫的可爱 。熊猫可爱,但是可爱不足以成为我们花大量财力物力去保护一个物种的理由

文章插图
谣言1. 熊猫已经走上了进化的死胡同
很多人说,大熊猫本该吃肉为生,可大熊猫偏偏吃素,选的还是植物中最难下咽、营养又不高的竹子 。本质上,竹子就是一根根木质化的草(单子叶禾本科植物),超过90%的干重都是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高达65% 。另外还含大量的硅,可以说又扎又硬又没营养,吃它就像吃榨干的甘蔗渣 。
熊猫的主要食物看起来适口性特别差 。图片来源:Chi / flickr
虽然竹子入口不佳,但分布极广,数量巨大,其他动物又不吃,躲藏在竹林中还可以避开剑齿虎等大型动物 。而且,有研究显示:由于基因突变(Tas1r1假基因化),在420万年前,熊猫丢失了鲜味感受器,这就意味——肉,熊猫食之乏味 。不过,究竟是不觉得肉香在先,还是开始吃竹子在先,很难有个确切的答案 。对于熊猫为什么吃竹子,我们能推测,却很难证伪 。但是细细想来,不论什么假说,这种取食上的巨大转变在大程度上都帮助熊猫减小了与其他物种的直接竞争,不失为明智之举 。
谣言2. 熊猫“性冷淡”,繁殖困难
【竹子开花熊猫饿死新闻】除了迁徙规律,大熊猫的繁殖时间也和竹子的生长节律有关 。春心荡漾的三至五月,是熊猫的交配季节,虽然雌性只有两三天的发情期,雄性丁丁短,但并不妨碍熊猫在野外的旺盛性欲和繁衍 。雌性在短暂的发情期内可以与多个雄性交配,雄性则各处寻找发情的雌性,只要打得过其他竞争者,就可以四处播种 。
熊猫4~5岁性成熟,只要没有在抚养幼崽,所有个体都会参与繁殖,拦也拦不住 。交配结束,就回到各自独来独往的生活,互不干涉,更不会一起抚养下一代 。这种多雌多雄的性开放交配方式,可一点都不“性冷淡” 。
熊猫每两三年繁殖一次,每次1~2胎,会选择抚养较强壮的宝宝长大,成活率高达60~90% 。这样的繁殖率在高等动物里一点也不差 。说熊猫不能生的,仅仅是被圈养条件下的新闻蒙蔽了 。
谣言3. 竹子开花,熊猫就会饿死
竹子确实有周期性集体开花,之后成片死亡的现象 。但在熊猫栖息地分布的、可供熊猫吃的竹子有近40种,竹子的集体开花周期是不一样的,一种开花了,熊猫就迁移到其他地方,去找另一种竹子吃 。
熊猫是高度近视眼,但是在林下密集的竹林里,你视力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就是几米之外有仙女,你也看不见 。而熊猫有着极好的嗅觉,在你看见它之前,它就能闻出来你不是同类,第一反应会是规避,默默走开 。它们同时也通过嗅味标记来区分领地并传达求偶信号,尾巴一翘,通过肛周腺的分泌物混合着尿液,标记树干 。
仔细看尾巴!虽然不到20厘米,但仍是熊类里除懒熊外尾巴最长的 。不管坐得多脏,它是白色的,不是黑色的 。
真相1. 熊猫的威胁在于栖息地的丧失
味美可食的竹子,需要有森林的庇佑 。倘若没有树荫,竹子会长得过于密集和粗大 。同时,干扰较少的森林往往有大树,可以提供熊猫所需的产仔洞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片好的林子对于熊猫如此重要 。
真相2. 保护熊猫,不止保护了熊猫
作为唯一一个有野生大熊猫的国家,我们的保护远远不应该止步于扩大圈养种群,更合理的作法,是把资源投放在野外栖息地的保护上 。而这种保护不仅仅庇佑熊猫,也庇佑着维系其他生物生存的命脉 。
竹子开花是怎么回事 开花就会死并且饿死很多大熊猫很多人都没见过竹子开花,但实际上竹子开花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一般来说,竹子开花通常被认为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并且开花后,许多竹子就会死亡 。而这个时候,很多的大熊猫也会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 。
竹子开花后为什么会死亡
因为竹子不想其他植物一样每年都会开花,所以很多人都以为竹子是不会开花的 。实际上,竹子开花是必然的事情 。而在古代的时候,若是竹子开花了,一般都会认为是不好的兆头,竹子开花易引起人们对荒年、灾害、饥饿的联想,故中国民间有人视此为逃荒、乱世之前兆而忌之 。
竹子在每隔一段时间后,就会开花 。而竹子开花后,也就意味这竹子寿命的终结 。竹子开花后,便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养分继续生长而死亡 。竹子开花时一般会出现白色絮状物,花穗中有白色花丝和一种米粒大小的小颗粒,民间叫作竹米 。
不过,至今对于竹子开花后为什么死亡这一点,还一直让人们迷惑不解 。有的科学家认为,竹子生长到一定的年龄,必然会出现衰老,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 。但是,像斑竹、桂竹、雅竹等少数竹种,开花后地上部分死亡,而地下部分的芽仍能复壮更新;也有个别竹种如水竹、花竹等,开花后植株叶片仍保持绿色,地下部分也不枯死 。上一页 0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