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墓碑样式有哪些?【农村墓碑样式】墓型一:竖式小型艺术墓碑:

文章插图
中国传统墓碑基本上是竖立式的,就算是将墓碑的尺寸限制在高度0.8米以下、占地0.5平米以内,竖立式的墓碑依然是最受中国人心理认可的 。它适应于土葬、火葬等安葬方式 。但也因为这些尺寸的限制,竖式墓碑的墓型更加趋向简单明了 。它不再像传统墓碑或者豪华艺术墓碑那样有许多包括碑顶、台阶、栏杆这样的组成部分,而是简化为主碑和底座两部分 。
简化而来的竖式墓碑为了保证墓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主碑不再是规则的方形碑板,而是设计成各种富有个性和艺术化的不规则形状,并雕刻上精美和蕴含寓意的装饰图案 。
墓型二:卧式小型生态墓碑
新型生态墓碑的墓型大多为卧式墓碑,其适应于树葬、草葬、花坛葬等生态葬法,占地面积和高度都远远低于竖式小型艺术墓碑,更加生态化、节地化 。这种卧式小型生态墓碑的墓碑很简单,往往一块高度磨光的碑板平铺于草地上,刻上逝者身份信息,便能达到标记逝者安息之所的作用 。
然而,随着现代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仅仅一块普通的碑板做成的生态墓碑未免显得太单调,并且如果整片墓区都是一样简单平整的生态墓碑,后人前来祭扫时寻找很不方便 。所以,精致艺术化的卧式小型生态墓碑开始受到欢迎 。它通过各种雕刻装饰融入逝者的个人符号,增添墓碑的艺术审美价值,也让墓碑更有辨识度 。
墓型三:墙壁式小型墓碑
墙壁式小型墓碑即壁葬碑,它是适应于壁葬的一种独特小型墓碑 。因为这种墓碑是镶嵌在壁葬墙格位上作为封住骨灰盒的碑板,因此其墓碑形状基本与壁葬墙的格位形状一样 。受此限制,人们会在壁葬墓碑上镶刻一两句有意义的墓志铭和雕刻一些精美的装饰图案来增加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
扩展资料墓碑大体上有三种款式:
一是姓名碑,即墓碑正面标注墓主人的名讳、立碑人姓名、立碑时间等,墓碑的背面无文字;
二是铭文碑,即墓碑的正面刻写墓主人的生平德操事功,墓碑背面立碑人落款,也有直接在正面落款的;
三是兼用碑,即墓碑的正面标注墓主人的名讳、立碑人姓名、立碑时间等,墓碑的背面刻写关于墓主人生平事业德行等 。
农村烈士碑的形状标准农村烈士碑的形状标准如下:
1、碑身形状:一般为立方体、圆柱体、墓碑形、阶梯形、锥形等,寓意永存不朽、不坠落、英灵永驻 。
2、碑立处设置护栏:多在碑立处设置护栏,表示对烈士的珍视和保护 。
3、底座造型:底座形状也是农村烈士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底座可为方形、圆形、六角形等,表现烈士的忠诚永存、永世不忘 。
普通百姓墓碑标准写法是什么普通百姓墓碑标准写法如下:
1、称谓姓名,先考,显考,先妣,显妣是会常用的词,先考意思是家族没有人的身份比死者更高了,这里就用先,考是男性尊称 。显考,就是还有身份比死者高的人,还未过世,就只能用显考 。先妣和显妣只是差别在妣,这是女性的意思 。
2、生卒日期,这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的时间周期,一般写“生于****年**月**日,终于****年**月**日”,这一列字要讲究合生老,年份一般正常写,加上生于,年,月,日,就是九个字,最多加三个字 。
3、立碑人的书写方式,立碑人一般选择子,孙,曾孙这样的书写方式,这个部分需要行数符合合生老,采用纵向书写的方式比如“孝孙杨**”可以改成“孝孙男杨**” 。
合墓墓碑的形态
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 。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 。
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 。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 。
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 。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 。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 。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 。
墓碑上的“福”“寿”“发”打碑,也是一种不可失传的传统文化 。
我们这里的“小冲碑林”,就因为碑群排列有序,试样各具特色,虽三百余年却保存完好等因素,被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农村的墓碑,一般都是由座子,座盖,面子,八字,大帽,中斗,二帽,笔架八个部分组成 。各部分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最顶上的笔架,就不能乱用,否则就会闹笑话 。
一般而言,造型上,男碑惯用“熬鱼捧圣”和“寿字”笔架;而女碑常用“观音坐莲台” 。
笔架正中的用字也不能乱用,一般情况,逝者年过花甲而终,男碑就用“寿”,女碑用“福”,简称为“男寿女福” 。而逝者未逾花甲,不论男女,墓碑笔架上多用“发”字,一般不用“寿”和“福” 。
可是,很多打碑场的老板或者石匠师傅,虽然做这一行,却并不懂这些规矩和讲究,不但闹笑话,还因此闹纠纷扯皮 。
去年,去帮本族一叔叔家写碑,他家是给他老岳母打碑,但参照的式样是他家堂哥的,为了不走样,专门带打碑场的老板到实地拍了参照物——原碑的照片,双方商定,完全按照这个样式打造,并交付了定金 。
写碑当天,等写到笔架的时候,我发觉不对劲,笔架打成了不需要写字的“寿字”笔架,我告诉了他们双方,这不太符合我们当地的规矩 。
双方一听,争论开了 。
打碑场强调,完全是照图打造,自己没有过错 。
主人家强调,笔架“男寿女福”,是打碑最基本的常识,打碑场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都据理力争,互不让步 。
主人家提出要重打一个,打碑场同意重做,但要加480块钱 。
主人家当然不同意,而且认为打碑场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十分可笑 。
最后,我不得不出面调解,并提出了就用“寿字”笔架进行修改的想法……纠纷才得以调解 。
今天,去给爱人的大舅写碑,老人家88岁高龄辞世,名符其实的高寿 。
这个打碑场的老板够前卫,已经用上了电脑控制的石刻机械,图片输进去,石刻机便很快刻出了作品 。
可惜这个老板,不但不会设计图纸,还不明白当地打碑的民俗规矩 。
为了省事,他把所有的笔架都通过机刻,做成了带“发”字笔架 。
我们当然不同意,让他重做一个“寿”字笔架 。他们也同意,但是在他们有限的图片里,根本找不到“寿”字笔架,和写字处空白的图案,没办法重做 。
我只得建议他,由已打出来的笔架改造,去掉“发”,改写“寿”字 。
这些写碑的风俗习惯和小常识,还真应该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