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除湿寒先刮痧还是艾灸

刮痧和艾灸都是中医保健常用的疗法 , 那么先刮痧还是先艾灸呢?

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除湿寒先刮痧还是艾灸

文章插图

【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除湿寒先刮痧还是艾灸】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1
一般刮痧和艾灸的顺序根据体质来决定的 。

1.实证者:刮痧后不宜艾灸
一般情况下 , 实证者在刮痧后不宜艾灸 , 因为刮痧后皮肤非常脆弱 , 容易破溃 , 而且对热的感觉也会稍微欠缺敏感 , 艾灸是起补益作用的 , 实证再补岂不是火上浇油 , 所以不能灸 。

2.寒症体虚者:先刮痧后艾灸
寒症体虚者 , 使用刮痧配合艾灸可有奇效 , 能够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泄热拔毒、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

3.体质虚弱者:先艾灸再刮痧
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 , 可以先通过艾灸来补充阳气 , 调动气血运行 , 增强个人体质 , 再使用刮痧更合适 。

注意
刮痧和艾灸治疗对症各有长短 , 所以 , 到底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 需要根据每个人所患疾病的不同、体质的不同来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 。建议应选择有经验的中医师来对人先辨病 , 再确定是否合适刮痧艾灸 。


除湿寒先刮痧还是艾灸
2
除湿寒建议先拔罐后艾灸 。

一般情况下 , 拔罐以祛湿为主 , 艾灸以祛寒为主 , 刮痧以活血为主 , 因此想要除湿寒 , 不妨先拔罐再艾灸 , 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 , 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 , 此时若再艾灸温通 , 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


刮痧的好处和坏处
3
1.好处
(1)促进代谢排素 。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 , 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 。刮痧能够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试到体表 , 沉积到皮下的毛孔 , 使体内的血流畅通 , 恢复自然的代射活力 。

(2)舒筋通络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椎病 , 肩周炎、腰背痛的因扰 。这是因为人体的“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筋膜、)受损伤时 , 肌肉会处于紧张、收缩甚至痉挛状态 , 出现疼痛的症状 , 若不及时治疗 , 就人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 , 从而加重病情 。刮痧能够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 , 解除肌紧张 , 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 , 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

(3)调整阴阳“阴平阳秘 , 精神乃治” 。中医十分强调机体阴阳关系的平衡 。刮痧对人体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 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 , 使其恢复平衡 。

2.坏处
刮痧的坏处通常是由于没有注意禁忌人群以及操作不当等问题造成的 。

(1)经常刮痧 , 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 , 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 , 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

(2)对于本身气血虚弱的人而言 , 刮痧会耗气 , 经常刮痧会导致精神不济、浑身乏力、头晕等 , 让身体变得更差 。

(3)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 , 刮痧根本不是享受 , 却是一种煎熬 , 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 , 甚至引起感染 , 加重病情 。

(4)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 , 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 , 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 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


刮痧的注意事项
4
一、刮痧前注意事项
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 , 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 , 如遇风寒之邪 , 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 , 影响刮痧疗效 , 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 。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 , 空气流通清新 , 并注意保暖 , 注意避风 , 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 。尽量少暴露皮肤 。

2.选择舒适的刮痧体位 , 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 。

3.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 , 防止交叉感染 。刮拭前须仔细检查刮痧工具 , 以免刮伤皮肤 。

4.施术者的双手也应消毒 。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识 , 消除其恐惧心理 , 取得患者配合 , 以免晕刮 。

6.勿在病人过饥、过饱及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刮痧治疗 。

二、刮痧中注意事项
1.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匀 , 以能耐受为度 , 达到出痧为止 。

2.婴幼儿及老年人 , 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

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 。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 , 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虚证、寒证出痧少;服药过多者 , 特别服用激素类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阴经较阳经不易出痧;室温低时不易出痧 。

4.刮拭过程中 , 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 。如遇到晕刮 , 如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 , 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刮痧 。抚慰患者勿紧张 , 帮助其平卧 , 注意保暖 , 饮温开水或糖水 。如仍不缓解 , 可用刮痧板角部点按水沟穴 , 力量宜轻 , 避免重力点按后出现水肿 。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 。患者病情好转后 , 继续刮内关穴、足三里穴 。

三、刮痧后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使汗孔开泄 , 邪气外排 , 要消耗体内部分的津液 , 故刮痧后饮温水一杯 , 休息片刻 。

2.刮痧治疗后 , 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 , 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 , 方可洗浴 , 一般约3小时左右 。

3.对于某些病情复杂危重的病人 , 除用刮痧治疗 , 更应配合其他疗法 , 诸如药物治疗 , 以免延误病情 。


刮痧和艾灸都是中医保健常用的疗法 , 那么先刮痧还是先艾灸呢?

艾灸的好处和坏处
5
一、艾灸的好处
1、现在的女性朋友很多都有宫寒 , 手脚冰冷 , 月经不调等症状 , 这基本是寒体所致 ,  面对这样的情况 , 可以经常的艾灸关元穴和神阙 , 让艾灸的温热将身体的寒气排出体外 , 解决困扰女性的寒体问题 。

2、现在的年轻人经常坐在办公室 , 很少运动 , 所以一般的都体质不是很强 , 特别是女生 , 艾灸不但可以治病 , 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 所以当自己身体虚弱的时候可以常灸足三里 , 会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

3、很多女孩子的皮肤不是很好 , 脸上有斑点 , 还有黑眼圈、眼袋等问题 , 这大部分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 爱就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 帮助女性排毒养颜 。

4、现在很多的人因为长时间的对着手机和电脑 , 经常颈椎疼痛 , 这样的情况可用艾灸风池穴及大椎穴 , 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疼痛和肩膀僵硬 。

5、艾灸还可以治疗感冒 , 小孩子感冒了 , 家长可以每晚给它艾灸十五分钟 , 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

6、当自己饮食不当造成腹泻 , 影响胃部的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中腕 , 保护好我们的脾胃 。

二、艾灸的坏处
1、艾灸是非常的有讲究的 , 自己在家里艾灸的时候 , 不注意火候或者艾灸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导致皮肤发红 , 严重的还会因为高温引起皮肤长水泡、化脓 。

2、身体的穴位是跟五脏相通的 , 所以不是每个穴位都可以随便艾灸的 , 灸错了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 , 特别是孕妇 , 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导致流产 , 所以孕妇在艾灸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 。

3、有些人刚开始艾灸的时候会出现失眠的现象 , 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延是会消失的 , 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


艾灸的注意事项
6
1.要专心致志 , 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 , 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 , 以免艾条移动 , 不在穴位上 , 徒伤皮肉 , 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 , 则要长期坚持 , 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 , 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 , 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 , 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 , 很容易燃着 , 因此 , 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 , 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 , 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 , 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 , 以利于熄灭 。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 , 在冬季要保暖 , 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 , 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 , 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 , 局部烫伤可能起疮 , 产生灸疮 , 一定不要把疮搞破 , 如果已经破溃感染 , 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 , 应按先背部后胸腹 , 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 , 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

8.要循序渐进 , 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 , 先少量、小剂量 , 如用小艾炷 , 或灸的时间短一些 , 壮数少一些 。以后再加大剂量 。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 , 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 , 甚至发生晕倒 。出现晕灸后 , 要立即停灸 , 并躺下静卧 , 再加灸足三里 , 温和灸10分钟左右 。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 , 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 , 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 , 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 , 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