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峡景点介绍

虎跳峡景点介绍虎跳峡景点介绍

小美美于形胜 , 大美美于心胜 。虎跳峡 , 热情奔放 , 粗犷豁达 , 集山之巍峨、水之奔涌、谷之幽险、景之奇秀的天地大美于一身 , 蕴藏着夺人心魄的壮美 。与汹涌奔腾、激情澎湃的峡江面对面 , 让人时时感受到激情燃烧的震撼与温暖 。

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峡”的虎跳峡 , 仍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净土 , 还保留着千万年来亘古未变的单纯与古朴 。峡谷两岸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山顶依然冰清玉洁 , 至今仍未踏上人类的足迹 。能寻幽探险 , 攀高山探峡谷 , 看激流赏奇景 , 体味一种大落大起、激情跌宕的痛快淋漓 , 这不仅是勇敢人的游戏 , 更是一种“黄山归来不看岳 , 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大彻大悟 。

浩浩荡荡的金沙江水拍云崖 , 一路南下 。许是眷念圣洁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 , 在经历三江并流四百多公里的一番长考后 , 在这里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多度的大转弯 。这转身真如神来之笔 , 使得金沙江不再与澜沧江和怒江并流南下 , 而是再次投入雪山的怀抱 , 冲关夺隘 , 克服无数艰难险阻 , 最终滚滚东去 。江河最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就在于那一两道神奇的大转弯 , 人生最激动人心的抉择不也是那关键的一两步么?

金沙江激流北转 , 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夹道相迎 , 江流与高山重又相拥 , 激流奔涌的虎跳峡也就应运而生 。相传猛虎曾借江中巨石而跃过峡谷 , 虎跳石和虎跳峡因此而得名 。

沿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 , 但见两岸高山对峙 , 峭壁耸立 , 云雾缭绕 , 雪山似神龙 , 见首不见尾 。雾霭弥漫在山腰 , 如给雪山披上一条洁白的哈达 。偶有巨石从悬崖滚落 , 乱石穿空 , 烟尘滚滚 , 顿时惊涛拍岸 , 响声震天 。

未见其形 , 先闻其声 。才到虎跳峡峡口 , 巨大的轰鸣声便扑面而来 。感觉两岸雪山如两只大钳子愈夹愈紧 , 绝壁悬崖如刀切斧劈 , 一线江水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 , 奔涌咆哮 , 真是“万仞绝壁万马奔 , 一线天盈一线江” 。虎跳峡峡长不过20公里 , 江流在此却要跃过18处险滩 , 跌下213米 , 峡谷中最窄处仅20余米 , 一路平缓奔流的江水在此被挤压成一线 , 这份奇险雄壮真是惊心动魄 。

木板铺成的弦梯如长长的栈桥 , 蜿蜒江中 , 桀骜不驯的金沙江就在脚下 。巨大的虎跳石雄卧江心 , 把激流劈为两股 。江水与巨石相搏击发出巨大的轰鸣 , 金沙江在这里变成了一只狂躁的猛虎 。踏着弦梯顺峡而下 , 涛声越来越响 。及至谷底 , 涛声如雷 , 江水如同一锅煮沸了的黄汤 , 惊涛骇浪在山谷间激荡着 , 奔腾着 , 翻滚着 , 欢呼着 , 奋不顾身地奔流直下 。浊浪排空 , 激起层层水花 , 抛向空中 , 抛向两岸 , 又被巨大的岩石生生扯碎成大块大块的玛瑙 , 跌回江中 。

水流的落差使得一浪推一浪 , 一浪高一浪 , 永不停歇 , 永不疲倦 。继续前行 , 江岸峭壁环锁 , 江中礁石林立 , 似犬牙交错 。激荡的怒涛在礁石间左冲右撞 , 如虎跃似龙腾 , 浪头卷起股股水雾 , 飘荡在峡谷上空 , 江面上一片氤氲 , 金沙江至此真似走在石门中 。

贴着波浪 , 在风口浪尖中行走 , 别有一番惊险与情趣 。巨大的浪头夹着震天的响声扑面而来 , 如万马奔腾 , 撞崖刮滩 , 振聋发聩 , 仿佛一口要把人吞噬掉 , 到了跟前它却又突然退去 , 像是有一根巨大的绳索拉扯着似的 。溅起的水雾将你整个笼罩住 , 如同乘风破浪一般 。

静伫栏边 , 脚下是奔腾不休的江水 。轻闭双眼 , 任激情的浪花溅湿全身 , 倾听这激荡人心的天簌之音 , 雄浑、豪迈 , 动人心魄 , 如惊雷划过天空 , 又如战鼓咚咚 , 催人奋进 , 仿佛一曲惊天动地、荡气回肠的生命交响 , 让人心跳加快 , 体内血脉贲张 。

谷底林木苍翠欲滴 , 一缕飞瀑如白练悬挂在玉龙雪山山腰 , 飞流直下 , 珍珠飞溅 , 给充满阳刚之气的峡谷平添了几分妩媚与柔情 。点点水珠拂面 , 带来丝丝清凉 。抛下一切尘世纷扰 , 就这样与奔涌的江水相依相伴 , 任它激情的浪花拍打身躯 , 闲看浪起浪平 , 静观云卷云舒 , 一缕百结不解的愁思就这样渐渐挥发成雾 。

然而 , 只可小憩 , 不能久留 。路在远方 , 还有未曾经历的激流和险滩 , 可这短暂的心灵小憩 , 已经足够享用一生了 。

这奔腾了万年的江水 , 自由奔放 , 生生不息 , 永远有一颗年轻狂猛的心 。即使跌入万丈深壑之中 , 也是这样激流勇进 , 削峰凿壁 , 行走出卓尔不群的旅程 。

这大美的峡江 , 有着傲视云天、不可征服的勇气和力量 。它是快意人生的执着 , 是放逐心灵的梦境 , 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精神的香格里拉 。;
虎跳峡的景点介绍 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 , 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 。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 , 多处险滩 , 江水在玉龙、哈巴两座雪山的夹峙下奔流向前 , 气势不凡 。虎跳峡一向以“险”而闻名天下 。这里首先是山险 。峡谷两岸 , 高山耸峙 。东有玉龙雪山 , 终年披云戴雪 , 银峰插天 , 主峰海拔高达5596米 , 山腰怪石镲峨 , 古藤盘结 , 山脚壁立 , 直插江底 , 虎啸猿啼 , 狼豹出没;西有哈巴雪山 , 峥嵘突冗 , 山腰间有台地 , 山脚为陡峻悬崖 。西岸山峰 , 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 。国内三峡 , 世称壮观 , 它的江面与峰顶高差 , 仅1500米;美国的地狱峡谷 , 世界著名 , 最大高差 , 也仅2400米 , 它的深邃 , 由此可见!虎跳峡不仅深 , 而且窄 , 许多地方 , 双峰欲合 , 如门半开;身入谷中 , 看天一条缝 , 看江一条龙;头顶绝壁 , 脚临激流 , 令人心惊胆战 。其次是水险 , 由于山岩的断层塌陷 , 造成无数石梁跌坎 , 加之两岸山坡陡峻 , 岩石壁立 , 山石风化 , 巨石常年崩塌谷底 , 形成江中礁石林立 , 犬牙交错 , 险滩密布 , 飞瀑荟萃 。从上虎跳峡至下峡口 , 落差达210米 , 平均每千米14米 , 江流特急 , 不少段落 , 每秒达六至八米 。因而江水态势 , 瞬息万变 , 或狂驰怒号 , 石乱水激 , 雪浪翻飞 , 或旋涡漫卷 , 飞瀑轰鸣 , 雾气空蒙 。构成世上罕见的山水奇观 。
虎跳峡谷天下险 。这虽给航行带来不便 , 但这个“险”中却蕴藏着一种美 , 一种摄人心魄的壮美 , 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到此寻幽探险 。若从丽江大具进峡 , 下平台 , 沿小路绕至山脚 , 达下虎跳 。两岸危崖壁立 , 在30来米宽的江面中 , 还屹立着四五米高的虎跳石 。江水从两边倾泻而下 , 犹如猛虎下山 , 风驰电掣 , 水花进射 , 山谷轰鸣 ,  。
过江上山 , 沿中旬一侧的盘山小路攀援而上 , 在陡峭的山坡上有一小村 , 名为“核桃园” , 居民多以石板盖屋 。到虎跳峡的行人 , 常在这别具风情的山村借宿 。当夜深人静 , 在熊熊燃烧的火塘边躺下休息时 , 江水的奔腾 , 劲烈的江风和松涛声混成一片 , 隐隐地使人感到狂涛冲击山峡而发出的微微颤动 , 好像睡在一只在波涛中航行的船上 , 有一种异常的新鲜感觉 。
出核桃园村不远 , 崎岖的山路上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深沟:耸人云端的哈巴雪峰 , 似被巨人当头劈了一斧 , 留下了一道刀切“般的深谷 。行人得从深谷的一面攀藤附葛 , 小心翼翼下到崖底 , 又从岩底手脚并用 , 爬上山头 , 弄得汗流浃背 , 才越过直线仅数十丈的距离 。再往前行 , 江对面的绝壁上 , 隐约可以看出一个由风雨剥蚀所形成的纳西族妇女侧影 , 似乎在山间策马驰骋 , 当地群众称这个侧影为“阿昌本地米” 。传说她骑着白马 , 正在山间巡视 , 遇有凶恶的野兽出来伤害人畜 , 便会高声呼唤 。神奇的想象 , 瑰丽的景色 , 给山川风物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
续前行 , 到“中虎跳” 。这里喝崖排空 , 或直刺青天 , 或斜扑江口 , 宽阔浩荡的江水 , 遇到危崖的挤压与阻拦 , 似乎变得怒不可遏 , 它聚集力量 , 向崖石不断发起冲击 , 狂涛汹涌 , 飞瀑腾空 , 空谷轰鸣 , 声震山谷 。江底惊涛裂岸 , 崖头山泉喷泻 。当你在哈巴雪山腰 , 沿着壁间蹬道小心攀行时 , 常常会遇到飞泉流瀑 , 从你顶上掠过 , 犹如进入水帘洞中 。
沿山路前行 , 尺把宽的小径忽升忽降 , 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悬崖 , 谷底是惊涛骇浪的轰鸣 , 头上是呼啸而过的劲烈江风 , 逼着人靠近岩根 , 小心前进 , 偶尔碰落一个石头 , 便如九飞坠 , 很久才见到它落进江心激起的浪花!走过有斜坎的陡壁 , 一道银流 , 闪入眼底 , 这便是“上虎跳” 。只见两山夹峙 , 形若两扇铁门 , 当中立着青黑色的虎跳石 , 似凶神恶煞的把门将军 。金沙江从他的两侧越过断崖 , 凌空飞下 , 以雷霆万钧之力冲向崖底 , 又弹跳而上 , 形成万朵雪白晶莹的浪花 , 旋即化作银雨乳雾 , 润湿了周围的岩石草木 。断崖之下 , 千波万涛 , 沸沸扬扬 , 回旋翻滚 , 如千条蚊龙搅湖闹海 , 似万匹银马奔腾驰骋 , 然后乘风而去 。面对这壮丽的图景 , 这磅磅的气势 , 令人浩气溢怀 。清代雍乾之际的云南诗人孙鬃翁 , 在《金沙江》一诗中写道:劈开善城斧无痕 , 流出犁牛向丽奔 。一线中分天作堑 , 两山夹斗石为门 。虎跳峡的壮美风光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背包客”来这里徒步旅行 。是广东信宜虎跳的入口 , 奇石满堆 , 千姿百态 , 人只能在乱石中走 , 恍若置身于怪禽异兽群中 。从这里至“虎口”嵯岩峭壁绵延 , 这里两岸峭壁耸立、中间湍水淙流 。江左有仙人桥 , 是仿效四川栈道凿石开成的行人道 , 路面崎岖而窄 , 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 , 下临深渊 , 这是锻炼人的胆量的好去处 。昔日 , 新嫁娘乘轿返夫家 , 惯例是途中不能下轿的;但到了这里 , 也得破例下轿步行 , 过了这险道再乘轿 , 故又名新人桥 。桥下是深潭 , 旧名大岩 , 据说渔人也莫测其深度 , 肥美大鱼捉不完 , 石崖上有一个石洞 , 叫大王洞 , 又名“翼王宫” , 曾为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所居 。明万历四年(1576年)罗旁战役中 , 他在这里抗击两广总督凌云翼所派遣的高州参将陈璘的征讨 , 英勇牺牲 。瑶民在虎跳口建一座庙纪念他 , 现庙己废 。
虎跳境地还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象、插剑台等名胜 , 江岸有仙人床、闸门等古迹 。附近有“五马归槽”名山 , 吸引着无数游客 , 留下不少优美的诗篇 。清代进士刘汝新游经写了一首七绝:杜鹃啼血染花丛 , 临水争妍石峡中 。我欲寻春春寂寂 , 问花开处为谁红 。从丽江城西行至214国道 , 再沿国道一路北上 , 过金沙江大桥 , 从中甸一侧北行10余千米就到桥头 , 丽江至桥头99千米 。或从中甸县城南下96千米也可至桥头 , 桥头也称“虎跳峡镇” 。
桥头是个东面临河、南北向狭长的集镇 , 镇东这条冲江河因冲汇入金沙江得名 。
客运站在镇坝 , 丽江、中甸来的客车都在这里上下客 , 欲租车进虎跳峡 , 也在这里寻微型出租车;镇北东侧有座跨冲江河的公路拱桥 , 过桥是景区的门票站 , 从这便进入上虎跳 , 这里仰首可见玉龙山的雪顶 , 因身在哈巴山中 , 见不到哈巴山的山峰 。过门票站前行不远处 , 你便可见北来的冲江河汇入南来的金沙江 , 在此浩浩荡荡转向东北流 , 撞进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之间的巨大缝隙中 , 划开了一道狭长的深谷 , 这就是著名的大峡谷――虎跳峡 。
沿碎石路走 , 在右侧你会看到一只腾跃的石虎 , 连底座高约3米 , 这是进入虎跳峡的标志性石雕造型 。由此向里走 , 便进入了大峡谷 , 你现身处哈巴雪山一侧、金沙江北岸的穿峡路上 , 江对岸巍峨耸立的山峰便是玉龙雪山 。这是穿越虎跳峡之后的另一段探险流程 。
从虎跳峡翻哈巴山至白水台有两条路 。
一条从哈巴山东北侧的山谷走至哈巴村 , 再到白水台 , 约需1天时间 。
另一条翻越哈巴山的一个丫口 , 需3-4天时间 , 途中过冰大板、弯海、大尖山平牧场和哈巴村 , 最后至纳西东巴圣地白水台 , 将从海拔约1700米的下虎跳爬至海拔约4750米的哈巴雪山丫口 。
哈巴雪山天气变化无常 , 地质构造复杂 , 坡险石怪 , 还有伪冰川及沼泽带 , 虽然沿途风光奇美 , 但应有熟悉的向导或由专业公司组织 , 并须做充分的准备 , 才可前往 。过了渡口 , 你便到了玉龙雪山一侧 。走“之”字山道爬上一道山梁 , 沿一条宽阔的大路可直走进大具 。
在这段约10千米的路途上 , 向虎跳峡口回头望 , 能同时看见两座雪山相峙 , 左边一座显尖峭的是玉龙雪山 , 右边座峰顶略平的是哈巴雪山 , 两座雪山间的幽暗阴影处就是你走出的虎跳峡 , 两座雪峰比肩媲美 , 是一幅用眼睛也可定格于脑海的画面 。
当地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玉龙和哈巴两兄弟为阻止金沙妹妹去东方 , 挡在道上轮流值班看守 , 可轮到哈巴值守的那天 , 他却沉醉于妹妹的歌声 , 不觉睡着了 , 醒来后发现金沙妹妹早已东流万里 , 玉龙哥哥不得已砍了哈巴弟弟的头 , 所以今天你仍是看到玉龙雪山有“头” , 哈巴雪山“藏着头” 。
大具是一个古老的纳西族集镇 , 在镇南有一个四方形的土坪广场 , 广场东是“虎跳峡旅店”和“ 金沙江旅店” , 这是大具条件最好、也常被游客选择的旅店;广场北是粮管所的商场和招待所;广场西是很有风味的“奇峡餐馆”;广场南是一排小百货店和游艺室 , 大具的街道从广场四方散射延伸开去 。看这个四方形广场你会觉得似曾相似 , 它和丽江的四方街、束河的四方街都极神似 , 只是它更简朴 , 是土坪的 。
从大具的四方广场 , 到束河的四方街 , 再到丽江古城的四方街 , 你会看到纳西族以“广场集市”孕育市镇的特色 , 并看出一条从农村集镇逐渐向城市发展的轨迹 。出核桃园就是下虎跳 , 峡口渐渐开阔 , 已可感觉即将出峡 。
出峡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渡过金沙江 , 到大具乘车回丽江;二是继续徒步探险 , 翻越哈巴雪山至白水台 , 到中甸旅游 。
渡金沙江又有两个渡口 , 一在距核桃园约5公里处 , 选择这个渡口可看到“高峡出平湖” , 另一个渡口距核桃园约10公里 , 走出峡口再沿江前行一段才至 。
碎石公路侧的一块黄色英文路标 , 能指引你找到下第一个渡口的岔路 。约半小时下至江边 , 看这段江面你会有两个印象:一是很宽阔 , 二是很安静 , 除了江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是峡谷中的特征 , 它和你在虎跳石看到的对虎跳峡的印象大相径庭 , 这就是“高峡出平湖” 。
1996年2月的丽江七级大地震 , 使哈巴雪山一侧发生大滑坡 , 阻塞了江道 , 江面抬升 , 水流阴缓 , 宛如在江中形成一个高湖 , 它是大天然良渡 。
体味这个美景的最好方式 , 是对着深峡高声大喊 , 没有轰轰激流和你争鸣 , 却有两壁雪山帮你传音 , 你能清楚听到自己的声音萦绕在雪峰江面间 , 久缠不散 , 是一种奇妙的享受 。这是中虎跳和下虎跳之间的一个小村 , 原来村里种满了核桃树 , 所以有这个名字 。徒步穿峡的游人 , 上午无论从桥头或从大具出发 , 无论走碎石公路或哈巴山小路 , 都刚好于下午抵这里吃晚餐并宿一夜 , 所以核桃园就成了虎跳峡的一个特别景致 。在这里你可忱着涛声入梦 , 还可听到峡谷客栈的传奇故事 。
夜晚的核桃园是一种只有江涛声的宁静 , 两侧雪山都不见轮廊 , 星星列成一线 , 在这里入梦 , 都是惊涛骇浪的梦境 。早晨醒来拉开门 , 迎面就是黛青色的山壁 , 在峡谷中的你此时会顿觉:这才是真正的“开门见山” 。
核桃园只有“山泉”和“山白脸”两家客栈 , 他们前后相距50米 , 设施条件和价格都差不多 , 但店主各有鲜明色彩 。
“山泉”的店主夏山泉是中甸的苦藏族 , 手有残疾 , 却有着顽强的精神和聪明的头脑 , 他的妻子玛嘉是澳大利亚人 , 1996年游峡认识他并有了罗曼蒂克的爱情 , “山泉”有了这个“洋太太”似乎也渐热闹起来 , 玛嘉的“正宗西餐”和夏山泉的传奇故事吸引了穿峡过往的国内外游客 。
“山白脸”的店主母崇军和他的太太任氏是地道的核桃园人 , 他们以勤劳积累拥有“山白脸”的经历 , 是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夫妻店立业故事 , 他们夫妻好客、质朴 , 每晚都有许多核桃园的村民到“山白脸”串门拉家常 , 这个店有一些乡土气 , 它的中餐口味也更适合国内游客 , “山白脸”店名的来由是村东有一大块裸露的白色山岩 。
“山泉”的“洋故事”和“山白脸”的“土故事” , 都会给你穿越虎跳峡的壮行添几份温馨和浪漫色彩 。
虎跳峡景区的基本简介

虎跳峡景点介绍

文章插图
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 , 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 。从虎跳峡镇过冲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 , 即可进入峡谷 。上虎跳距虎跳峡镇9公里 , 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 , 峡宽仅叨余米 , 江心有一个13米高的大石——虎跳石 , 巨石犹如孤峰突起 , 屹然独尊 , 江流与巨石相互搏击 , 山轰谷鸣 , 气势非凡。
虎跳峡谷天下险 , 虽给航运带来不便 , 但却蕴藏着一种惊心动魄的壮美 , 吸引了元数勇敢者到此寻胜探险 。20世纪30年代 ,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洛克曾三次游历虎跳峡 , 并租用飞机从空中拍摄照片 , 获得大量资料 , 使虎跳峡闻名于世 。1986年9月 , 中国洛阳长江漂流队、中国科学长江考察漂流队首漂虎跳峡成功 , 但洛阳队孙志岭在"满天星"滩遇难 , 四川《青年世界》杂志采访人员万明也在此次采访中以身殉职 , 将悲壮的魂魄赋予了虎跳峡 。
金沙江从石鼓突然急转北流约40公里后 , 在中甸县桥头镇闯进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 , 穿山削岩 , 劈出了一个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险的大峡谷——虎跳峡。
江水在约30公里长的峡谷中 , 跌落了213米 , 江面最窄仅30米 , 金沙江在这里展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
虎跳峡峡口海拔1800米;南岸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 , 临峡一侧山体陡峭 , 几乎是绝壁 , 无路可寻;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 , 临峡一侧山坡稍缓 , 这一侧有一条简易的碎石公路 , 贯通全峡 , 公路上方还有一条步行小路 。
2011年10月10日自驾游虎跳峡 , 从虎跳镇过冲江河沿哈巴山麓的江边碎石公路已修成柏油公路 , 直达虎跳峡景区各景点 , 其中上虎跳已建好从公路直下江边的木栈道 , 非常方便观景 , 虎跳石触手可及 。公路边还修建了上下两个停车场 , 可停100余辆车 。去江边观景要收门票 。
【虎跳峡景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