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齿毛是啥?猪鬃毛 。
猪齿毛也叫猪鬃毛,是指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刚毛,刚韧富有弹性,不易变形,耐潮湿,不受冷热影响 。
猪毛质量最佳的是猪脖颈上的毛 。猪脖颈毛条粗、油亮、弹性、韧性、耐摩性很好,是一种天然的制刷原料 。在石油化工产品,如尼龙被发明之前,猪鬃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猪鬃做的刷子是上油漆和清理军械必不可少无法替代的东西 。
国民政府为何在抗战期间能同时得到德苏美三国的援助?众所周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最大的援助来自美国,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在抗战爆发初期,其实中国的主要援助来自于德国与苏联 。在德国于1937年因与日本结盟断了援助后,苏联就接过了援助中国的接力棒,直到苏德战争的爆发 。

文章插图
至于这两个国家援助了中国多少物资,大家可以上网去查,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那么,为什么国民政府,能在抗战期间先后获得德国、苏联、美国这几个死敌国家的分别帮助呢?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缘由 。
德国的困境
其实,德国与中国的军事合作从清朝末年就已经开始了,清朝编练新军的武器就是从德国进口的,而到了民国初年,德国军火几乎已经垄断了中国市场 。为什么德国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军火供应商呢?那是因为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没有海外殖民地,所以对中国这个市场格外看重,不像英法,有自己的巨大殖民地市场,而且德国货质量上乘、故障率少,自然也受到了中国的欢迎 。
而在国民政府时期,与德国的合作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国民政府不仅派军官去德国学习,还用德国装备组建了20个德械师,还有税警总团,德国也派了大量顾问到中国帮助训练中国军队,而德国原计划为国军装备80个德械师,只是后来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计划 。
但德国人对中国其实也有所求,主要是战略物资 。像制造坦克需要的钨、桐油、猪鬃都需要向中国进口,而桐油是橡胶的替代品,当时橡胶产地被英法控制,而猪鬃呢是中国特产,主要用于刷洗大炮的炮管,也就是撸炮管用 。
所以,德国对中国的援助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其实都是很有必要的 。只不过后来,德国和日本结成了同盟,在日本强烈的抗议下,不得不中断了对中国的援助,所有的德国顾问也撤回了德国 。
苏联对华援助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就与苏联签订了援助条约:
第一笔5000万美元,于1938年3月签订;
第二笔5000万美元,于1938年6月末签订;
第三笔1.5亿美元,于1939年6月签订 。
而这些援助都是以苏联贷款的形式签订的,国民政府以战略物资实物形式进行偿还 。同时,苏联还援助了1000多架飞机,同时派出了包括飞行员在内的约5000名志愿军事人员来华参战 。据统计,后来苏联飞行员击落日军飞机1049架,同时牺牲了200多位飞行员 。可以说,在德国的援助之后,在抗战最激烈的1938年,苏联的军火援助是国民政府能支撑下去的勇气之一,这些援助也给了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
那为什么苏联这时要援助中国呢?要知道,自从四一二大屠杀,国民政府全面倒向英美后,苏联与国民政府的合作就基本结束了 。其实问题也不复杂,苏联的考量也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它不希望中国被日本打垮,从而调转枪口对付自己 。要知道,日俄战争开始,两国就一直在中国东北进行争夺,而1939年爆发的诺门罕战役就充分证实了苏联的担心,只不过在朱可夫的铁拳下,日本人在这次战争中吃了瘪,以后也再也不敢北上找苏联的麻烦了 。
诺门罕战役中的日军
美国的如意算盘
【猪鬃为什么是战略物资】美国对中国真正的军事援助其实是从1941年才开始的,之前提供过一些贷款,但不准向美国购买武器 。因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战略物资供应商,美国一开始奉行孤立政策,无意介入欧洲与亚洲的战争,做着两边的生意,大发战争财 。虽然总统支持亚欧两洲的反法西斯斗争,但架不过国内的民意,一直处于隔岸观火的状态 。
珍珠港事件
后来日美关系恶化,日本从苏联身上没捞到什么好处转而准备南下侵占东南亚,不可避免地与美国利益发生了冲突,爆发了珍珠港事件 。自此,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而美国则成了盟国最大的支持来源 。所以,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同时德国入侵苏联,苏联自顾不暇,美国就为了中国抗战援助的主要来源,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
飞虎队
所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能够得到德苏美三国的援助,是由当时的世界形势和各国的自身利益决定的 。不过,这也使我们再次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将我们自己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保障国家领土的完整,人民生活的幸福 。
在国际交往中,还是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
肺炎当道战略物资就是口罩,那二战时的战略物资是什么?战略物资是对国计民生和国防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资料 。包括主要的工业产品、农产品和矿产品 。按加工深度,可分为原料、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 。不仅是口罩,还有防护衣 。以下列举一些二战需要的战略物资 。
石油--最重要的首先是石油,法国克列孟梭说过两句很形象的话:"法国不能哪怕有一一刻缺少石油""在明天的战争中,石油是血液那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 。石油是保障部队机动作战,运输物资的前提 。
桐油--可以作为油漆涂抹在武器装备上做枪支保养,让其不生锈、不导电、不会被腐蚀 。还可以作为战争医疗物资储备,用于医药研制 。它是油桐树种子提取而来的一种澄清,有特殊气味的油状液体 。我国有几大桐油产区,云南盛产,其次是四川、湖南、湖北等省份,大多产自这些省份的农村 。
铂金--铂金具有很重要的军事用途,因为它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熔点高,而且因为它的抗氧化力强,因此还被广泛用于军工领域,像制作潜水艇外壳涂层,电子脉冲调节器,雷达电台等电子器件中作为电子管的灯丝等等 。
猪鬃--在发明尼龙之前,猪鬃是工业用和军用刷子的重要原料 。无论陆军还是海军,其火炮在发射若干次后,要用刷子刷炮膛,去除炮管里的残铜、火药燃烧残留物等污物,以提高精确度,避免腐蚀膛管或发生炸膛事故 。最好的刷子材料是猪鬃刷(金属刷会损坏膛线) 。
其他的还有钨砂、锑砂、铬矿石、工业用白金等金属矿物资 。
猪鬃的军事用途1、猪鬃是指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刚毛 。刚韧富有弹性,不易变形,耐潮湿,不受冷热影响,是工业和军需用刷的主要原料 。是中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 。
2、猪鬃的主要用途是制刷 。除了制作牙刷、衣刷、须刷等生活用刷外,三英寸以上的长鬃,一般都用以制作工业用刷 。
3、到了战争时期的军事工业中,从用油漆给军舰、飞机及各种军用车辆喷漆到清刷机枪、大炮的枪管、炮筒,更是一样也离不开猪鬃 。全世界惟有中国猪鬃产量大、质量高,全世界供给量年约6000吨左右,战前我国即占75%以上 。
4、所有参战各国要想给他们的武器刷上油漆,不至于让那些武器裸露着钢铁身体上前线,那就一定要用中国的猪鬃 。
桐油为什么是战略物资?揭秘桐油的军事作用!说到桐油这个东西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因为我在小的时候就见过这个东西的原始面貌了,其实就是梧桐树了,但是梧桐树好像没有什么作用啊,果实也不能吃了,就是叶子比较大,好玩一点,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东西其实在战争中非常的受用,话说桐油是战争中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了,那么为什么这区区的桐油就能为军事所用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说到桐油,就必须要说一说二战时,中国两大垄断产品——桐油、猪鬃 。猪鬃,也就是猪背脊梁上面的硬毛,由于哪个年代中国本土土猪散养,猪毛质量那可是杠杠的 。
而桐油在当时更是垄断地位,当时全球的90%左右的桐油都来自中国,而中国的桐油又以四川为首 。凭借桐油的耐酸性、速干性、燃烧性,因此广泛被应用在军舰、飞机、潜艇等军用武器上面 。(当然没有桐油,也一样会打仗,只是有桐油可以提高性能和延长寿命)
另外当时由于中国缺乏柴油、汽油,并且东部沿海已经被封锁,能得到的石油并不多 。然而我们硬是把路走直了,利用桐油提炼,也算是以解燃眉之急 。这个当年希特勒利用煤炭炼油,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现在不用,因为性价比太低 。战争年代一切为打仗服务,不在乎价格 。)
并且由于当时的我们积贫积弱,没有啥可以卖的,即使有可能也没有竞争力,因此卖给外国桐油成了一条路子 。另外由于盛产桐油,也让我们第一次利用经济借款《桐油借款合约》,换取了美军援助,打破美国中立局面 。
所以说二战时,桐油是美国的战略物资,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 。
- 2022年恒大交不了房怎么办
- 雪中悍刀行徐凤年扶墙而出是哪一章
- 摩托车单缸与双缸的区别
- 微信投票团队是人工吗安全吗刷票价格 微信投票价格低是人工拉票吗?最低的人工投票多少钱?
- 放焰口什么意思
- 自动筛选怎么操作
- 理科+文科 2022河南本科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 空白下划线怎么打
- 足字开头的成语 足字开头的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