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介绍谁能通俗解释下摊余成本个什么概念,看了半天都不懂,书本的定义都不知在说什么 。,以及摊余成本计算公式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谁能通俗解释下摊余成本个什么概念,看了半天都不懂,书本的定义都不知在说什么 。

文章插图
债券的摊余成本=债券的账面价值
就是实际的投资额扣除已分摊“利息调整”额剩余的投资额
以溢价发行证券为例:
假设A企业溢价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00元,实际发行价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后一次性偿还本金100元 。
作为发行价格昂贵的补偿,溢价发行的票面利率会相对较高,(1+10%×5)×100=(1+i×5)×125计算出实际利率为i=4% 。
第一期票面利息为100×10%=10元,实际利息应为125×4%=5元,两者差额5元即为溢价的25元在本期摊销的额度,这就是上文中的"(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中的一期的金额 。得到第一期期末的摊余成本为120元 。
如此计算5期,第一期期初摊余成本为125元,每期摊销额5元,第一期至第五期每期期末摊余成本为120元,115元,110元,105元,100元 。第一期期初的摊余成本与初始实际成本相等,最后一期期末的摊余成本与票面面值相等 。
每期摊销额=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 实际成本×实际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 本期摊销额 = 初始实际成本 - 累计摊销额
【谁能通俗解释下摊余成本个什么概念,看了半天都不懂,书本的定义都不知在说什么。 摊余成本计算公式】折价发行的发行价比票面价值低,利率也较低:
每期摊销额=实际成本×实际利率 - 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 本期摊销额 = 初始实际成本 + 累计摊销额
拓展资料
其他供理解例子
例1:假设大华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购入华凯公司200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并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债券面值1 000元 。公司按105 359元的价格购入100份,支付有关交易费2 000元 。该债券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后一年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应根据付息次数和本息现金流量贴现,即"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可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
根据上述公式,按6%的利率测试: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现值合计 107 359
本息现值正好等于投资成本,表明实际利息率为6% 。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 359
贷:其他货币资金 107 359
根据实际利率,编制溢价摊销表,如表1 。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时摊销债券投资溢价 。根据表1,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7 000=100000*7%
贷:投资收益 6 441.54=107359*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58.46
在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为106 800.54元 。
参考资料:摊余成本—
会计问题 。请问分期付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摊余成本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付息的债券 现金流包括多次现金 流入,即每年付息现金流 和最后一次还本付息现金 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其收益是分期实现的,所以要把溢价或折价的部分按实际利率分摊到各期,而一次还本付息只有一次现金流,直接按实际利率计算每期收益就可以了 。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
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
用摊余成本法和市价法计算结果一样吗用摊余成本法和市价法计算结果不一样 。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的区别:
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基金,净值波动很小,走势平稳 。而采用市值法估值的基金,其净值波动相对较大 。
市值法是指依照市场交易价格来计算的估值方法,能够准确地反应基金的当前市场价值,如果债券在市场上价格大涨,基金净值会跟着大涨,如果债券在市场上价格下跌,基金净值也会跟着下跌 。
摊余成本法计算公式为:
溢价发行:每期摊销额=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实际成本×实际利率;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初始实际成本-累计摊销额;折价发行:每期摊销额=实际成本×实际利率-票面面值×票面利率;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初始实际成本+累计摊销额 。
货币市场基金采用的摊余成本法与市场法的差异为:
摊余成本法来计价主要反映了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工具主要是短期的 。它的这种收益主要体现在这种短期利息的收入方面,它的资本增值方面应该很少,获益的渠道不是资本增值的收入 。所以在这个方面,摊余成本计价可能更有利与该品种的发展,而且投资者也一目了然 。
摊余成本法配合影子价格的使用是当前市场环境下最优的债券基金会计核算原则,而使用公允的影子价格,并严格执行偏离度调整策略,是使用摊余成本估值方法的必要保障措施 。
以上内容参考:--摊余成本法
- 初中数学所有函数公式及性质急呀谢了 数学和函数公式
- 雷峰塔下面真的压了白蛇吗 雷峰塔下白蛇骨
- 马鞍山是在哪 马鞍山市在哪个省
- 精品茅的手提袋和飞天茅台有区别吗 茅台精品和飞天的区别
- 鹤山共和碧桂园天麓湖会升值吗 江门鹤山的房子千万不要买
- 十大护肤品品牌排行榜 十大护肤品品牌排名
- 怎样将手机投屏到电视上? 手机如何与电视投屏
- 酒泉在哪个地方 甘肃是哪个省份的城市
- 小甜豆三部曲是什么意思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