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这个国家在战国时期扮演的角色还是很有意思的 。前期的时候魏国是霸主,而且当了近百年的霸主,想打谁就打谁 。

文章插图
后期的时候,魏国霸业衰退,国力衰弱,天天被人吊打 。而魏国之所以有这种结果,和魏国国君有直接关系 。
总的来说,魏国的9个国君,前三个天天开疆拓土,后六个是不断割地求和 。
魏国和赵国、韩国之前都是晋国的家臣 。晋阳之战之后,韩、赵、魏三家掌控了晋国的大权,把晋国的国土基本上瓜分殆尽 。
公元前403年,魏国和韩国、赵国一起被周王室承认为诸侯 。至此,魏国出现在历史上 。本文里面讲的魏国国君,也是从三家分晋的时候开始算起 。
当时魏国虽然还没立国,但是和诸侯也没区别 。而且实力也远强于众多诸侯 。
魏国国君的祖先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封地在毕地,国号为毕国 。后来毕国灭亡,毕公高的后代沦为了平民 。
到了毕万时期,毕万带兵灭了魏国,所以晋献公把魏地封给了毕万 。这里的魏国是西周时分封的魏国,和后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至此之后,毕万开始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
毕万去世后,传位给魏武子;魏武子去世后,传位给魏悼子;魏悼子去世后,传位给魏昭子;魏昭子去世后,传位给魏献子;
魏献子去世后,传位给魏简子;魏简子去世后,传位给魏襄子;魏襄子去世后,传位给魏桓子。
魏桓子可以说是真正建立魏国的人,他在位期间为魏国立国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文把魏桓子视为魏国第一代国君 。
魏国第一代国君魏桓子 。
对于魏桓子,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多,都是在三家分晋的时候提到过他 。大致就是说,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并且瓜分了智伯瑶的地盘 。
之后三家开始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魏氏实力大增 。此时的魏氏虽然不是诸侯,但已经达到了诸侯的实力,因此才说魏桓子是开国之君 。
对于魏桓子,由于打败了智伯瑶,所以也算是扩张了很多地盘,对魏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魏国第二代国君魏文侯 。
魏文侯作为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对魏国成为霸主有着决定作用 。魏文侯在位50年,而且又是明君 。光是这两样就知道,他对魏国的贡献非同一般 。
魏文侯在位期间,任用法家的李悝进行变法 。魏国成为战国时第一个率先变法的国家,这次变法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战国后面的变法大致都以李悝变法为蓝本 。
经过了李悝变法,魏国的实力大增 。之后魏文侯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秦国、楚国,魏国的面积迅速扩大,实力也不断增强 。
对于魏文侯,史书上都说他是非常贤明的君主 。
公元前403年,周王室封魏文侯为诸侯,魏国建立 。此时的魏国已经成为了中原霸主,魏国是出道即巅峰,而这一切都是魏文侯的功劳 。
魏国的第三代国君魏武侯 。
魏武侯继位之后,由于继承了父亲时强大的国力,在进行了短暂休整之后,魏武侯开始四处征战 。
魏武侯在位期间,魏国进攻过郑国、秦国、齐国、楚国、卫国、赵国、韩国、中山国等,可以说当时的强国基本上被魏国打了一遍,而且他们基本上都不是魏国的对手 。
魏武侯在进攻他们的时候,得到了众多的土地 。不过魏国的领土虽然得到了扩张,却也得罪了众多诸侯 。这也为后来诸侯不断进攻魏国埋下了伏笔 。
这是魏国前三代的国君,在三位国君的带领下,魏国地盘不断扩充,实力也越来越强 。不过魏武侯之后的魏国国君,是一个不如一个,他们主要就做一件事,割地求和 。
魏国的第四代国君魏惠王 。
魏惠王在魏国的国君中是个特殊的存在,他执政前半期,魏国吊打别人 。执政后半期,魏国被人吊打 。
魏惠王在位前期,魏国实力很强,再加上重用庞涓,魏国军事实力大增,此时的魏国没少攻打别国 。不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魏国军事实力彻底衰落 。
诸侯国看到魏国衰落之后,都来报仇了 。此时的魏国被诸侯国不断吊打,用魏惠王的话说“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
徐州相王之后,魏国霸业彻底衰落 。虽然魏惠王后期招贤纳士,邹衍、淳于髡、孟轲等人都来到了大梁,但仍就没有拯救魏国的霸业 。可以说,魏惠王开启了魏国割地求和的历史 。
魏国的第五代国君魏襄王 。
魏襄王在位23年,在这23年的时间里,魏国一直被别人吊打,而且从之前的霸主,现在沦为大国的随从 。
魏襄王在位初期,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过没胜利就结束了 。之后齐国进攻魏国,算是报仇的 。
秦国进攻魏国就更加频繁了,公元前314年,秦派樗里子攻取魏国的曲沃;公元前307年,秦国来进攻魏国的皮氏;公元前303年,秦军攻下魏国城池 。
除了这几次秦国进攻魏国外,魏国还被迫和齐国一起进攻楚国、齐国 。可以说魏国在此时沦为秦国的小弟 。
魏国的第六代国君魏昭王 。
魏昭王时期,秦国进攻魏国就更加频繁了,魏国和秦国的战争中损失越来越大 。公元前295年、公元前294年、公元前293年,连续三年秦国都在进攻魏国 。
公元前290年,魏国向秦国割地求和 。不过魏国的求和并没有实现 。公元前289年、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83年,秦国又继续进攻魏国 。
秦国每一次进攻都让魏国损兵折将,而且还丧失众多城池 。可以说魏国前三代拼搏的国土,现在被割让得越来越少 。
魏国的第七代国君魏安釐王 。
魏安釐王在位时期,秦国在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75年、公元前274年三年都不断进攻魏国,占领魏国一些城池,魏国也割地求和 。
不过之后由于信陵君的掌权,一度改变了魏国的现状 。魏国在和别国的战争中也获得了一些胜利 。
史书上记载“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得河东;攻尽陶、卫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 。”
就是说,魏国在魏安釐王期间开始出现中兴,魏安釐王虽然割地,但把魏国治理得还不错 。他也是魏国最后一个明君了 。
魏国的第八代国君魏景湣王 。
魏景湣王在位期间,丢失的土地就更多了 。公元前242年,秦国进攻魏国,占领魏国20座城池;公元前241年,五国攻秦失败,之后秦军夺取魏国的朝歌;
公元前240年,秦军夺取魏国的汲地;公元前238年,秦军夺取魏国的垣邑、蒲阳 、衍邑;公元前231年,魏国为了讨好秦国,魏景湣王向秦国献地,秦国设置丽邑 。
总的来说,君魏景湣王时期,魏国领土丧失的越来越快,实力更是飞速下降 。
魏国的第九代国君魏王假,这也是魏国的末代君主 。
对于魏王假这个人,史书上记载的不多 。只说魏王假在位三年,秦国就灭亡了魏国 。可以说魏王假成为亡国之君还是比较亏的,他即位之前的魏国已经败得差不多了 。
此时不管换成谁当国君,魏国灭亡都在所难免 。
这就是魏国九位国君的大致状况 。可以说魏国前期的国君都还不错,一直在开疆拓土,国家实力不断上升 。但后面的国君是一个不如一个 。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割地求和,魏国在他们的手里是一天不如一天,面积越来越小,实力越来越弱 。这样的魏国能坚持到秦灭六国确实不容易 。
【战国七雄中魏国君主顺序列表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有哪些】前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了后人这直接拱手相送,真不知道他们的先人知道这种状况会有何感想 。
- 公务员最受欢迎的岗位排名 公务员有哪些岗位
- 石油醚怎么处理之后危险性减小 石油醚怎么处理之后危险性减小的原因
- 江苏最有名的10个经典景点 江苏十大旅游景点排名
- 刘禹锡10大名诗排行榜 刘禹锡最著名的十首诗
- 皮肤敏感用什么洗面奶好 洗面奶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 叶罗丽精灵梦人物资料 叶罗丽人物介绍
- 摩莎卡指的是 什么东西明明是圆的却说是方的
- 梦见黑色的鱼(梦见黑鱼5种征兆要发财)
- 泰国为什么人妖那么多 泰国为什么叫极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