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位多少年

朱棣在位多少年?22年

朱棣在位多少年

文章插图
朱棣
坐了22年皇帝 , 之后由其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 , 即明仁宗 。
朱棣 , 明朝第三位皇帝 。朱元璋第四子 。初封燕王 , 镇守北平 。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称“靖难” 。四年 , 破京师(今江苏南京) , 夺取帝位 , 杀方孝孺等人 。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 , 1402-1424年在位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 生于应天 , 时事征伐 , 并受封为燕王 , 后发动靖难之役 , 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 , 夺位登基 。死后原庙号为“太宗” , 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 , 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
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政治制度 , 发展经济 , 开拓疆域 , 迁都北京 , 编修《永乐大典》 , 派遣郑和下西洋 , 使明朝发展到顶峰 , 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 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 。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 , 他立有不世之功 , 创造了明初盛世 , 但他好大喜功 , 多疑好杀 , 手上沾满了鲜血 。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
《明史》说他“貌奇伟 , 美髯髯 , 智勇有大略.”又说他“知人善任 , 表里洞达 , 雄武之略 , 同符高祖 。”
似非溢美之词 , 他确有过人之处 。明成祖无论从文治上、从武功上都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但是 , 雄才大略也伴随着一些其他的弊病 。
朱棣缔造了众多空前的壮举 , 但却耗费了超过其他皇帝的民脂民膏;他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 , 却使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他继承和开拓了朱元璋的事业 , 但却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 , 而且杀戮无数 。

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帝王既做大事业 , 又要保护老百姓的利益 , 这是我们的理想 , 但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 , 我们不能够不指出他的缺点 。他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 又是一个给大家带来沉重负担的君主 。在明朝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关键人物 , 在中国历史上明成祖也是一个重要人物 。
经过明成祖完善了中国的文官制度 , 奠定了明、清两朝的政治格局 , 影响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的政治生活 。
朱棣当了多久的皇上【朱棣在位多少年】朱棣当了22年的皇帝 。
朱棣在位时间是1402年至1424年 , 一共22年 。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 , 明太祖第四子 , 明朝第三位皇帝 , 年号永乐 , 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 , 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 。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 , 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 , 两次率师北征 , 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 , 不仅监视朱棣 , 还欲调走他的军队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 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 , 在南京称帝 。
朱棣在位时的成就:
朱棣在位时 , 政治上改革机构 , 设置内阁 , 对外五次亲征蒙古 , 收复安南 , 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 在西北置哈密卫 ,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 , 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 , 巩固了南北边防 , 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 多次派郑和下西洋 , 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 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 , 疏浚大运河 。
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 , 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 。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 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
明朝皇帝“朱隶”在位多少年明朝皇帝朱棣在位22年 。
朱棣攻下南京后 , 在拒绝了他的支持者们反复几天的劝进之后 , 于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 , 但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 , 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废除建文年号 , 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 。即位后下令大力搜索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 , 朱棣还令尽复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 , 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 。
为了稳定北疆 , 朱棣先后五次远征蒙古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 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 , 葬于长陵 , 庙号太宗 , 明世宗嘉靖时改为明成祖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简称文皇帝 。
明朝在朱棣之后的皇帝都只称宗 ,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 , 但是也有例外 。朱棣死后原庙号为“太宗” , 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明成祖” , 使其和太祖朱元璋并列为“万世不祧之君”供奉于太庙正中 。
扩展资料
(1)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 , 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派夏原吉治水江南 , 疏浚吴淞 。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 , 实行迁民宽乡 , 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 , 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 , 防止农民破产 , 保证了赋役征派 。通过这些措施 , 永乐时“赋入盈羡” , 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
(2)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 , 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 , 至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 即《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 , 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 , 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 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 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 。
(3)朱棣在位期间 , 一方面严厉整顿和限制佛教 , 完成了对明代整顿和限制佛教政策的补充和完善 , 另一方面又大力对之加以提倡和保护 。朱棣对佛教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 对他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 他对佛教整顿和限制政策也为后朝所沿用 , 影响深远 。
-朱棣 (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