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古代西域是现在的哪里


西域三十六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古代西域是现在的哪里

文章插图
“西域”一词作为一个地理概念  , 在不同时代 , 具有不同的内容 。汉代 , 西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西城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乃至中亚西亚的一部分 , 以及东欧和北非的个别地方 , 是当时汉朝人就地理知识所及对“西方”地区的泛称 。狭义的西城则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 , 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 , 葱岭(今帕米尔)以东 , 即今新疆南部地区 。
对西域这一地理概念  , 汉朝人有一个逐渐认识、了解的过程 。汉初 , 人们把河西走廊地区也包括在西域的范围之内 。(史记 , 骠骑列传》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 , 王及厥众萌咸相犇” 。匈奴浑邪王当时驻牧于今张掖、武威一带 。可见这一地区也曾被称为西域 。《汉书:王莽传》援引王莽奏议说:“今西域良愿等复举地为臣妾....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 。良愿是西羌人的首领 , 游牧于青海湖周围 , 王莽所设西海郡就在今青海省海晏县 。可见 , 在西汉末期 , 青海西部也包括在西域的范围之内 。所以我们说 , “西域”在西汉时广指汉朝郡县辖区以西 , 而其势力又能达到的地区 , 它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直到东汉班固撰《汉书》 , 西域作为个地理概念才开始固定下来 。《汉书.西域传》说:西域“东则接汉 , 阿以玉门、阳关 , 西则限以葱岭” 。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狭义的西域 。
到了唐代西域作为地理概念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都可以称为广义的西域;狭义的西域则包括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到波斯(今伊朗)的这一 部分中亚地区 。清乾隆时期(1735- 1795年) , 随着人们地理知识的增加 , 对西域范围的认识比以前更加明晰 。(西域图志》对西域的范围作了说明:“其地在肃州嘉峪关外 , 东南接肃州 , 东北至喀尔喀(蒙古) , 西接忽岭 , 北抵俄罗斯 , 南接番藏(青海、西藏) , 轮广二万余里” 。即指今新疆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西域”一词时 , 所包括的地理范围 。
在汉代塔里木盆地周图以及天山山谷地带 , 分布着许多小国 , 人口多者有8万余人 , 少者仅有一两千人 。他们多数从事农业 , 少数以游牧业为生 。由于这些小国有30余个 , 所以(汉书》称其为“西城三十六国” 。又由于它们多以城郭为中心 , 故又称“城郭诸国"汉初 , 西域三十六国的大概分布是:沿塔里木盆地南缘有楼兰(又称鄯善 , 在今若羌县)、且末、精绝(今民丰县)、扦弥(今策勒县)、于阗(今和田县)、皮山、莎车等 , 习称“南道诸国” 。塔里木盆地北缘有车师(分前后两部 , 在今吐鲁番)、尉犁、焉耆、龟兹(今库车)、乌垒(今轮台)、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等 , 习称“北道诸国” 。此外 , 在天山北麓还有东、西蒲类 , 东、西且弥等;在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北麓有西夜、子合(均在今叶城县境内)等;帕米尔高原北部则有休循、捐毒等 。
【西域三十六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古代西域是现在的哪里】公元前177年 , 匈奴占领西域 , 征服三十六国 , 对这些小国进行奴役和剥削 。公元前60年 , 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后 , 三十六国遂又受西域都护府管辖 , 西域地区也就成了汉朝版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