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节的来历:祭祖节的简介祭祖节也被称为寒衣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四大鬼节之一 。因为十月初一天气已经凉了,人们担心在阴间的亲人会冷,所以会提前准备好纸衣和冥币,在祭祖节烧给先人 。

文章插图
祭祖节的来历: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 。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 。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 。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 。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 。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
关于祭祖节的来历还有个传说:
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民间的祭祖节 。旧时,每当这一天,民间家家户户都要上坟烧纸 。说起祭祖节的来历,这里面有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蔡伦发明了纸,解决了写字困难 。当纸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争着购买,很赚钱 。这时,蔡伦的嫂子慧娘看造纸有利可图,就让丈夫蔡莫去蔡伦处学造纸 。蔡莫学了三个月,办起造纸厂,他造的纸质量粗造,卖不出去,慧娘就想办法上吊装死,让蔡莫在棺材前烧他造的纸 。蔡莫边烧边哭,悲哀不止,死去活来 。这时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让我回来 。这一下,可把人们吓呆了,大家壮着胆子把棺材的盖子揭开 。慧娘坐起来,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让我回来?在场的人们一听,知道烧纸有这么大的好处,都掏钱向蔡莫买纸,不到两天,堆积满屋的草纸购买一空 。慧娘还阳的那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来人们都在十月初一祭祖,上坟烧纸,以示对先辈的怀念 。
祭祖的由来祭祖的由来如下:
早在夏、商时代先祖信仰天(上帝)和神,古人相信人、灵、魂 。特别是人死之后,这些死后的灵魂和生人能互相感通 。他们如同其他神祗一样,对自己的子孙有施福降祸的能力,故人为敬礼祖先,求其施福避祸,供奉祭献,这是祭祖的由来 。
【河南祭祖的来历】祭祖的意义
祭祖是华人的传统习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不忘本,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祭祖就是要我们知道要懂得知恩图报,饮水思源,传承祖宗的文化与智慧宝藏,用祖宗的文化和智慧宝藏促进世界和平,造福当代人民,以及惠及后世子孙 。所以我们要常常怀念祖先的恩德,铭记祖先的教诲 。
祭祖可以让我们时刻铭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记住自己的族谱,记住自己祖先的谆谆教诲和光荣历史,从而增强自己的家族凝聚力和自己的自身素质,成为一个有教养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河南农村新郎迎亲前必须祭祖,有什么讲究吗?结婚祭祖有什么讲究结婚祭祖是结婚前祭祖还是结婚后祭祖许多地方有新人结婚祭祖习俗,结婚祭祖一是为了告诉先人,新人结婚了;二是请先人保佑新人婚后圆圆满满 。那么一般结婚祭祖有什么讲究呢结婚祭祖时间是婚前还是婚后
男方祭祖时间:一般都是在举办婚礼的前一天至三天内,祖坟家庙祭祖 。如遇新郎在外地不便返回的,也可由族内男性长辈代为祭祀均可,但新郎也需在异地自行简便祭祀 。
女方祭祖时间:新郎祭拜女方的家族先人 。老辈子年间,结婚的当天上午,新郎迎娶来到女方家里后,即在“毡迎客”(男方)和“送亲客”(女方)的陪同、指引下,郑重地跪拜女方的家谱或先人牌位 。
男方祭祖人员:一般必须需要到场的人员是新郎、新郎的父亲和新郎未婚的兄弟,新娘在这时是不可以去夫家祖坟祭祀的,因为毕竟还没有正式婚礼过门 。
男方祭祖物品:一般必须要有的是《新婚祭祖疏文》,文疏上会写明新郎新娘的个人信息、婚礼日期以及祝福祈祷之语,还需7尺红布、喜钱若干、各色荤素贡品若干、冥币元宝若干、贡香拜金若干等 。(备注:喜钱是一种用红纸剪出的专门用于婚前祭祖的红色纸钱,如有不会剪的朋友,亦可直接用红纸代替 。
男方祭祖流程:和一般的上坟祭祖流程都是一样的,先是坟地家庙上香烧纸通信,然后是各个坟头烧纸上供,唯一不同的是,要把红色喜钱在每个坟头上都压上一张,就和清明扫墓时往坟头上压纸的仪式是一样的 。压上这个喜钱,就是告诉历代祖先宗亲,后人即将婚配的意思 。
女方祭祖的时间、物品、流程和男方祭祖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参加祭祖的人员不同,女方祭祖的人员必须有自己的父亲,如果父亲去世的也可由叔伯或兄长代替,格外还需要有一位族内本家已婚姐姐,共同前往祭祀方为如法 。除了新娘之外,是不允许有任何未婚人员参与女方的婚前祭祖的 。
还有一点不同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是,在诵念完毕疏文之后,新娘的父亲要准备一盆水,待新娘行完三拜九叩之礼后,新娘要和族内本家已婚姐姐先行走出坟茔地,不可回头,这时父亲要把这盆水泼出去之后,在起身回家即可 。这一则是寓意娘家祖先祝福庇佑新娘一生幸福多福多寿合家安康之意,二则也是应在了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