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文章插图
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
这句话是出自庄子的《逍遥游》 。
原句为: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译文:
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
扩展资料:
《逍遥游》的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 。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 。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 。
“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 。
-逍遥游
至人无已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是什么意思 。“至人无己”是庄子体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无功”是庄子无治主义政治观的表达;“圣人无名”是庄子扬弃功名、去除外物束缚的人生追求 。即有最高修养的人,能够顺其自然,不凭自己的意志行事;能够顺应自然神异变化的人,无意有求于人类;深识万物的人,不羡求任何名位 。
解释:
1、至人:极致的人,庄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 。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 。
2、无己:指至人破除自我偏执,扬弃小我,摒绝功名束缚的本我,追求绝对自由、通达,物我相忘的境界 。
3、无功:顺应大道不示功名 。
4、无名:不求名望 。
整句:“至人无己”是庄子体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无功”是庄子无治主义政治观的表达;“圣人无名”是庄子扬弃功名、去除外物束缚的人生追求 。即有最高修养的人,能够顺其自然,不凭自己的意志行事;能够顺应自然神异变化的人,无意有求于人类;深识万物的人,不羡求任何名位 。
出处: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
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
扩展资料:
至人是庄子最高理想的神人,即能达于逍遥游(“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人,在《庄子-齐物论》中有他的注脚:“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 。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 。《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
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 。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自由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 。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参考资料:-至人无己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翻译】-庄子
至人无己,圣人无名,神人无功啥意思就是说,人做到了至高至上的境界,就没有自己了,也就说会失去自由,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了.
也是人做到了一定的境界,成了圣人,自然就淡泊名利了,不会在乎尘世间的名声.
神人,就是具有超能力的人.即使你做了什么大事好事,也是没有功劳的,因为你是神人嘛,应该的.
- 栀子花花期多长
- 抚顺到沈阳火车时刻表
- 员工被开除怎么赔偿
- 电脑百分比怎么打出来
- 浙江上虞属于哪个市
- 为什么移动3g信号比2g差 为什么移动3g信号比2g差很多
- 安史之乱被杀的将军
- 导游带团不认识景点怎么办
- 新场古镇旅游攻略